英國諾丁漢大學研究團隊與多國科學家合作,成功開發出一種能修復並再生牙齒琺瑯質的仿生凝膠,該技術未來有望成為預防與修復性牙科治療的里程碑,為牙齒健康帶來長效保護。
這款新型蛋白質凝膠可像牙醫常用的氟化物塗料一樣簡單塗抹,卻不含氟。其原理是模擬嬰兒牙齒形成時的天然蛋白質機制,在牙齒表面形成一層堅固薄膜,填補裂縫與孔洞。凝膠能從唾液中吸收鈣離子與磷酸根離子,透過「外延礦化」(epitaxial mineralization)過程,促使新礦物有序生長並與原始琺瑯質結合,恢復其天然結構與強度。
▲ 電子顯微鏡影像顯示:左圖為一顆琺瑯質脫礦牙齒中受侵蝕的磷灰石晶體,右圖則為另一顆經過兩週治療後,出現外延再生琺瑯質晶體的相似脫礦牙齒。(Source:諾丁漢大學)
這項材料還能應用於暴露的牙本質表面,生成一層類琺瑯質結構,有助於減緩牙齒敏感、提升補綴物黏著力,甚至預防進一步侵蝕。
琺瑯質退化是全球近五成民眾面臨的主要牙科問題,容易導致齲齒、感染與牙齒脫落,並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相關。然而,琺瑯質無法自然再生,現有治療如氟化物與再礦化溶液僅能延緩惡化,無法真正修復。
研究人員指出,琺瑯質擁有極為獨特的晶體結構,能長期保護牙齒免受物理與化學傷害。這種仿生凝膠能引導晶體重新整合,恢復天然牙齒結構。
研究成果已刊登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首圖來源:pixab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