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大學生作弊被抓包用 AI 寫道歉信,每封信開頭都是「我誠摯道歉」,教授:超不真誠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09 日 0:0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科技教育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美大學生作弊被抓包用 AI 寫道歉信,每封信開頭都是「我誠摯道歉」,教授:超不真誠

找人代點名簽到、借抄作業,是許多人大學時期不陌生的「偷吃步」。以往學生多仰賴朋友或隔壁同學代筆代簽;然而 AI 時代,這種「作弊」方式也徹底 AI 化。

如今學生不只用遠端點名,甚至連撰寫「誠摯」道歉信,都要請人工智慧代勞。

「IP位置怎麼在芝加哥?」教授抓包學生作弊點名

10月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資料科學課」(Data Science Discovery)課堂,教授卡爾弗拉納根(Karle Flanagan)、韋德‧費根烏爾姆施奈德(Wade Fagen-Ulmschneider)懷疑學生點名系統作弊。

《紐約時報》報導,課程使用Data Science Clicker應用程式計算出缺勤,學生只需掃描QR碼並回答簡短問題即可簽到。教授很快發現,答題學生數遠遠超過實際到場學生。教授再檢查伺服器日誌與IP位址後,發現未到場學生之所以「成功」點名,因與上課同學串通好,以簡訊得知QR碼公開時間甚至答案。

「尤其星期五,學生IP位置很常出現在芝加哥」,韋德笑說。

每封信開頭都是「我想誠摯道歉」

這堂課約1,200名學生選修,100多名學生偽造出缺勤,兩位教授決定先聯絡這些學生,「我們非常重視學術誠信,所以想先警告他們,要求說明蹺課理由。」弗拉納根說。

「第一個學生表示他非常抱歉,信裡寫道『親愛的教授,我想誠摯道歉(I sincerely apologize)。』當下我心想,太好了,他們願意承認錯誤,並且真的抱歉。」

但當我收到第二封、第三封信,每個人都在「誠摯道歉」,這份歉意突然變得不真誠了。

道歉信約80%內容皆以「我想誠摯道歉」開頭時,教授隨即意識到這些信件顯然是AI寫的。

AI使用,韋德表示他持非常開放與包容的態度。但他也強調,學生用AI寫道歉信不在他的接受範圍。他解釋:「這不是像『安排下午2點會議』那類請求,這是表達人類情感。當AI幫你說『對不起』,那份情感就不是真的了。」

校方:沒有違規,但不建議

面對學生「雙重作弊」,弗拉納根與韋德決定「教育」這些學生。他們將學生道歉信件截圖,並在課堂朗讀這些一模一樣、缺乏真誠的道歉信。

事後校方也沒有處分學生,副校長助理艾莉森(Allison Copenbarger Vance)指出:「伊利諾大學的AI使用規範由教師自行決定。課程並未明文禁止AI。」

弗拉納根與韋德教授更將這段故事上傳至網路,希望警告學生:「別再這樣做!」弗拉納根表示,她希望這能成為學生的「人生教訓」。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Data Science Duo(@datascienceduo)分享的貼文

英國研究:九成大學生會用AI寫報告

Reddit的伊利諾伊大學區塊,某自稱是此課程的助教指出,除了缺課,許多學生甚至會用AI回答非常簡單的題目。且AI常冒出「課堂沒教過的函數」,因此學生作弊很容易識破。

英國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HEPI)2025年報告,大學生用生成式AI比例從去年66%飆升至92%。越來越多大學生為了節省時間、提高作業品質,用AI製作報告、摘要文章或尋求研究建議。

怎麼看出是AI寫的?只能憑直覺判斷

這類討論也常出現另一種聲音:一些學生抱怨,明明沒有用AI卻被指控作弊。由於多數AI偵測工具準確度並非百分之百,若無法仰賴偵測工具,老師往往只能憑「直覺」判斷。

人工智慧公司Kortext事務主任羅賓吉布森(Robin Gibson)表示,「生成式AI快速普及,顯示這類工具正在改變高等教育樣貌。教育機構應把握機會,協助學生有效且合乎倫理地使用AI,以應付未來社會變遷。」

AI取代不了人類的「真誠」

當AI逐漸成為「技能」的一部分,人們開始擔心它會更多方面取代人類。但至少有一件事,目前還只有人類能做到,就是寫出真正發自內心的文字。

亞利桑那大學研究指出,人們仍然期望寫作、思考和創新等看到人類的努力,因此「工作場合揭露AI使用,可能會降低其他人對使用者的社會好感度」,當AI介入並接手原應由人完成的專業任務,旁人往往會認為這人工作缺乏權威性與說服力。

同樣情況放到人際關係也是。俄亥俄州立大學(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研究,208位成年人收到好友「貼心」訊息,只要被告知那段文字其實是AI寫的,滿意度會明顯下降,甚至對這段友誼產生不安與疏離感。

社會與組織心理學家、情緒智力專家凡妮莎(Dr. Vanessa Urch Druskat)指出,AI協助撰寫訊息,往往會讓收信人覺得寄件人不願意花心思與時間在自己身上,「如果我得知你寫給我的訊息,只是為了讓語氣看起來更有同理心,而不是真心這麼想,我一定會耿耿於懷。」

我們對人與人溝通有基本期待,那就是「真誠」。人類天生能察覺不真實與不尊重語氣,且那種感覺非常糟糕。

(本文由 地球圖輯隊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Data Science Duo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