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外電報導,隨著全球 AI 基礎設施擴建速度遠超出供應鏈負荷,企業級儲存裝置出現罕見的供應瓶頸。外電報導指出,企業級硬碟(HDD)交貨期已延長至 2 年,部分雲端服務供應商為確保資料中心營運,正加速改用 QLC NAND 型固態硬碟(SSD)作為替代方案。
多家北美與中國雲端業者近期已大量採購 QLC SSD,用於冷資料與次級備援儲存。相較於 TLC 架構,QLC 具備更高密度與成本效益,能在短期內穩定供應大容量需求。不過,QLC NAND 的搶購潮也讓市場再度出現新一波短缺壓力。部分通路商透露,目前主要 NAND 廠產能幾乎已被預訂至 2026 年,第四季 SSD 報價恐將上揚。
隨著 AI 推論應用大爆發,龐大的資料量正迅速擠壓傳統硬碟市場,近線硬碟(Nearline HDD)供不應求。在缺口持續擴大的同時,高效能、大容量 SSD 需求急遽攀升,其中以 QLC SSD 成長最為顯著。台廠群聯、威剛、創見、宇瞻等業者可望提前受惠,法人看好第四季起出貨動能逐步升溫。
AI 訓練與推論所帶來的龐大資料流量,正加速改變資料中心的儲存結構。QLC SSD 憑藉成本優勢與容量彈性,有望加速取代 HDD 成為主流選項。
法人分析,隨著 PCIe 5.0 控制器、快取演算法與 QLC 製程技術持續成熟,2026 年將成為 NAND 產業邁向結構性平衡的重要節點,帶動台灣儲存供應鏈迎來新一輪成長契機。
(首圖來源:Unsp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