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祭晶片國產化大計:目標 50% 國內生產,能終結對外依賴?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17 日 11:00 | 分類 半導體 , 晶片 , 科技政策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美國祭晶片國產化大計:目標 50% 國內生產,能終結對外依賴?

美國半導體產業正面臨重大的轉機。隨著全球對半導體需求的激增,尤其是在智慧手機、汽車、衛星及人工智慧等領域,半導體已成為現代經濟的支柱。然而,過去幾十年來,美國在半導體製造方面的領導地位逐漸流失,從 1990 年的 37% 下降至 2022 年的僅 10%。

美國政府已採取一系列果斷措施來重振半導體製造業。根據《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美國加強了先進製造投資稅收抵免,展現重建半導體製造基礎的決心。儘管供給側的激勵措施至關重要,但還需要更多的需求側激勵來促使企業將需求帶回美國。

美國政府的目標是確保至少50%的美國使用的半導體在國內生產。為實現此目標,政府提議對半導體進口徵收針對性關稅,並建立「晶片對晶片」的進口抵免系統,讓企業透過承諾從美國本地生產商購買更多晶片來獲得關稅減免。

2025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預計達700.9億美元,美國市場規模預計為96.1億美元,年增15%。美國半導體產業收入占全球超過50%,並預計到2032年產能將三倍,創造超過50萬個工作機會。NVIDIA、TSMC等企業持續領先,先進封裝技術產能快速擴張,成為AI晶片供應鏈關鍵。

(首圖來源:pixabay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