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未來首款自行研發衛星「鐘雀一號」,10/21 隨福衛八號共乘獵鷹升空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19 日 12:17 | 分類 低軌衛星 , 網路 , 航太科技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創未來首款自行研發衛星「鐘雀一號」,10/21 隨福衛八號共乘獵鷹升空

由國家太空中心(TASA)主導、創未來科技研發的 8U 立方衛星「鐘雀一號」 ,預定於台灣時間 11 月 21 日隨同 TASA 自製的光學遙測衛星「福衛八號」首顆衛星(FS-8A)一同升空。

「鐘雀一號」(T.MicroSat-1 / Bellbird-1)是創未來科技首次執行的立方衛星任務,主要目標為在軌驗證高速寬頻通訊與星間通訊技術,象徵台灣在低軌通訊應用與太空產業發展上邁出重要一步。

「鐘雀一號」任務隸屬於國家太空中心推動的「新創追星計畫」第二期,2023 年啟動,旨在結合國內產業能量與技術需求,發展三種不同類型的立方衛星星系任務,每項任務皆包含四顆立方衛星的研製與發射,並涵蓋地面站控制、衛星操作及應用服務,以培育台灣完整的低軌衛星產業鏈。

創未來科技負責整體任務規劃、衛星整合、發射與營運,最終建構由四枚 8U 立方衛星組成的「鐘雀」寬頻通訊星系。

星系建置將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由本次發射的一顆衛星與預計於明年 3 月發射的另一顆衛星組成,主要進行通訊酬載本體之驗證,第二階段將在明年 6 月另兩顆衛星發射後啟動,並加入星間通訊能力的驗證。

星系為台灣奠定自主低軌寬頻衛星通訊基礎,推動 B5G 與 6G 衛星通訊發展,並強化台灣新太空產業競爭力。

「鐘雀一號」搭載高通量 Ka 波段雙向通訊酬載,資料傳輸速率超過 100 Mbps,將驗證多項關鍵通訊技術,包括支援多使用者場景與 100 毫秒內換手機制(handover mechanism)、1 毫秒內的波束切換(beam hopping),以及速率達 1 Mbps 星間通訊(Inter-satellite Link)。

此外,「鐘雀一號」任務亦包含三大核心目標:建立快速部署低軌道(LEO)立方衛星星系以提供寬頻通訊;開發 LEO 星系用 B5G / 6G 技術測試平台;驗證共乘載荷服務作為元件與子系統在軌測試平台的可行性。

(首圖來源:創未來)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