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西方要建磁鐵自主供應鏈,面臨重稀土稀缺難題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20 日 10:10 | 分類 國際貿易 , 材料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路透:西方要建磁鐵自主供應鏈,面臨重稀土稀缺難題

西方國家力拚建立用於製造超強力磁鐵的自主稀土供應鏈,以減少對中國的依賴。然而,這項行動正遭遇一項關鍵難題:包括鏑和鋱等重稀土元素的稀缺。

路透社報導,以稀土製造的強力永久磁鐵,是從國防科技、電動車、電子用品到風力發電機等各式各樣產品至關重要的元件。而美國與盟友一直努力建立相關替代供應鏈,並以美國政府大力支持的內華達州(Nevada)公司MP材料(MP Materials)帶頭。

MP材料的目標是打造完整的強力磁鐵供應鏈,從稀土開採到磁鐵製造將各項工作整合。這家公司受到7月簽署的1份合約鼓舞,立下野心勃勃計畫,要在幾年內開始生產磁鐵;其合約內容包括美國政府提供數以十億計美元支持。

MP材料本月稍早大力宣傳重要成果,2種輕稀土的提煉產量在現行季大增51%。然而分析師指出,MP材料與西方國家若要打造自主磁鐵產業、擺脫地緣政治動盪造成中國緊縮供應的影響,恐怕面臨一項致命弱點,那就是鏑和鋱這2種重稀土的短缺。

鏑和鋱雖在磁鐵中用量不大,卻極度重要,兩者有助磁鐵在高溫下保持磁性,例如在電動車的馬達內。而MP材料位於加州的芒廷帕斯(Mountain Pass)礦場,卻只含有微量的鏑和鋱。

美國顧問公司阿瑟李特(Arthur D. Little)高級合夥人艾匹克欣(Ilya Epikhin)表示:「MP材料可能面臨艱鉅挑戰。他們若要找到這些資源,將需要到巴西、馬來西亞或一些非洲國家,但這可能耗費大量時間。」

MP材料的案例,正明顯反映西方一直仰賴中國提煉的重稀土所帶來的衝擊。根據顧問公司「基準礦物情報」(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預估,到了2030年,西方重稀土需求仰賴中國供應的比例,僅會由2024年的99%略降至91%。

光是今年4月,中國對重稀土實施的出口管制,已造成一些汽車製造廠被迫暫時停工。

與磁鐵使用的其他元素相較,重稀土在礦床中存在的比例低許多。重稀土在全球礦場中占有的相對比例,僅達其在永久磁鐵中所占相對比例的一半。

根據市場數據公司Fastmarkets的資料,氧化鏑在荷蘭鹿特丹(Rotterdam)每公斤售價達900美元(約新台幣2萬8000元),是中國售價每公斤255美元的3倍多,可見中國以外地區重稀土的稀缺程度。

而關鍵礦物顧問公司「阿達瑪斯情報」(Adamas Intelligence)預估,到了2030年,中國與日本以外地區的磁鐵年產能將達到7萬公噸,意味屆時1年需要的氧化鏑達到1650公噸。

阿達瑪斯情報的執行董事卡斯提路克斯(Ryan Castilloux)直言:「若要打開西方普遍大規模生產磁鐵的大門,重稀土絕對是下一塊必須解決的拼圖。」

(譯者:張正芊;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