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施壓、企業質疑,歐盟數位法規體系岌岌可危?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24 日 18:05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國際觀察 , 科技政策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美國施壓、企業質疑,歐盟數位法規體系岌岌可危?

歐盟多項核心科技監管政策面臨停擺?包括《人工智慧法案》(AI Act)、《數位服務法案》(DSA)、《數位市場法案》(DMA)、《數位網路法案》(DNA)與《歐盟太空法案》。隨著美歐分歧、科技企業強烈反彈,歐盟原先企圖打造的數位治理框架可能面臨大幅延後甚至被迫調整。

外媒WIRED報導,歐盟人工智慧法案於 2024 年 8 月生效,但最新訊息指出,原訂 2026 年開始全面執行的罰則,可能延後至 2027 年 8 月。歐盟委員會承認,人工智慧技術快速演進,但標準與執行指引尚未跟上,使得業界與各成員國普遍表達疑慮。歐盟正準備推出更廣泛的數位綜合法案以整合 AI、數位競爭與平台監管,但目前尚未做出最終決策。

在電信領域,《數位網路法案》遭遇嚴重阻力。德國反對 2030 年淘汰銅纜網路,而各國監管機構也抗拒強化歐洲監管機構 BEREC 的權力,使得單一電信市場願景逐漸破碎。針對大型科技公司應負擔更多網路成本的提案同樣卡關,網路中立性改革亦遭刪除。

在《歐盟太空法案》方面,美國公開反對草案內容,稱其違反雙方關稅協議精神,可能妨礙美國航太企業在歐洲的商業活動。美國國務院要求歐盟大幅修改提案。

此外,大型科技企業對 DSA、DMA 多有不滿。蘋果、Google 近週加大批評力度,並提出多項控告。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甚至警告,DSA 某些條文可能與美國言論自由原則衝突,進一步拉高美歐間的監管緊張。

在無線電頻譜領域,美國政府代表蘋果、博通、思科與高通等企業進行遊說,促使歐盟重新評估 6GHz 頻段規劃。歐盟小組提出折衷方案,但並不具法律約束力,最終決策仍掌握在歐盟委員會手中。

歐盟原欲打造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科技監管體系,但在技術快速演進、國際壓力與企業反彈下,其數位治理藍圖正面臨重大考驗。

(首圖來源:Flickr/Håkan Dahlström CC BY 2.0)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