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1.3 萬英尺深海切電纜技術曝光,美報告示警灰色地帶戰術升級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25 日 13:46 | 分類 中國觀察 , 科技生活 , 網通設備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中國 1.3 萬英尺深海切電纜技術曝光,美報告示警灰色地帶戰術升級

美中經濟暨安全檢討委員會(USCC)提交給美國國會的年度報告近日曝光一項令人關注的新趨勢,中國正快速發展能在深海切斷海底通訊電纜的技術,而相關能力可能成為其灰色地帶戰術的一環。由於全球 95% 的國際網路流量都仰賴海底電纜傳輸,該委員會警告,中國的切纜技術若持續提升,未來衝突中可能對全球通訊造成重大干擾。

報告指出,多家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相關的科研機構近年持續申請專利,並投入研究如何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破壞深海電纜。今年稍早,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公開展示一款「深海電纜電動切割裝置」,宣稱能在超過 13,000 英尺水深切斷裝甲電纜,這樣的深度遠超一般民用或商用水下作業能力,引發美國高度警戒。

除了技術突破,報告也引用近期實際案例,認為中國可能已具備在國際水域造成電纜損害的能力。報告特別點名兩起事件,包括:位於台灣周邊的海纜受損,以及 2024 年 11 月發生在波羅的海的事故,當時一艘中國籍船舶拖曳錨具超過 100 英里,期間斷裂了兩條關鍵電纜,分別連接瑞典與立陶宛,以及德國與芬蘭。

在台灣議題方面,報告語氣更為直接。USCC 表示,在一旦發生入侵情境時,中國軍方極可能選擇切斷台灣周邊的海底電纜,試圖中斷對外通訊。委員會研究人員甚至取得一份中國內部資料庫,其中列有台灣多處戰略關鍵地點,包括多個海纜登陸站。

報告強調,海底電纜是全球關鍵數位基礎建設,包括金融交易、政府服務、雲端運算與軍事通訊,皆仰賴海纜穩定運作。只要部分電纜受損,便可能造成立即性的網路壅塞、延遲暴增或區域連線中斷。近幾個月 AWS、Cloudflare 等服務短暫故障造成的全球混亂,更凸顯海纜失效的嚴重性。

在此背景下,美國監管機構已開始著手強化防護。聯邦通訊委員會(FCC)近期提出規範,計畫禁止特定中國技術與設備用於連接美國的海底電纜,同時提高外國設備參與海纜建設與授權審查的安全門檻。

USCC 報告將海底電纜視為下一階段的全球戰略競爭焦點,並警告現有的國際通訊基礎建設比外界想像中更脆弱。在地緣政治升溫的情勢下,海纜安全正快速成為各國政府與科技產業必須正視的風險。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