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 26 日指出,新發先的化石證實在衣索比亞發現的神祕足骨,屬於一個鮮為人知、近期才被命名的遠古人類親戚,與著名的「露西」(Lucy)物種同時生活在同一地區。
這項發現為人類演化史再添新篇章,甚至可能讓「露西」所屬物種阿法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做為現代智人(Homo sapiens)直系祖先的地位受到質疑。
2009年在衣索比亞東北部布爾特勒(Burtele)發現這隻足骨之前,人們原以為「露西」的物種是三百多萬年前唯一生活在當地的人類親戚。
但這塊足骨顯然不屬於「露西」的物種,因為它擁有一根可對向的大腳拇趾,有點像拇指能像猿類般抓住樹枝。
發現這塊神祕足骨的研究團隊後來根據在布爾特勒出土、約340萬年前的下顎骨,於2015年命名一個新物種「近親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 deyiremeda)。
這項宣布當時在學界引發質疑。由於化石稀少,每當有人試圖為人類系譜圖新增分支,都會引起激烈辯論。
此外,研究團隊當時也無法證明被稱為「布爾特勒足骨」(Burtele foot)的足部化石確實屬於新命名的物種。
如今,在刊登於《自然》(Nature)期刊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宣布,包括一具帶有12顆牙齒的下顎骨的新化石顯示,確實屬於「近親南方古猿」。
研究首席作者、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哈勒-塞拉西(Yohannes Haile-Selassie)告訴《法新社》:「我們毫不懷疑布爾特勒足骨與這些牙齒及下顎骨屬於同一物種。」
研究也揭示更多這個物種的細節,為人類智人的真正祖先提供更多線索。
哈勒-塞拉西表示,過去的疑問之一是「近親南方古猿」如何能與「露西」物種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共存。
新研究顯示,前者多待在森林中,較可能以樹上食物為食,而後者則花更多時間在地面上,這樣的生態差異讓兩者得以共存。
未參與這項研究的英國南安普敦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考古學家麥克奈布(John McNabb)對新研究給予肯定。
他說:「永遠都會有人持懷疑態度,但我認為這些新發現及對較早化石的驗證,將讓許多研究者更能接受近親南方古猿的存在。」
哈勒-塞拉西問說:「是否可能存在另一個物種,比它們更有資格成為人屬(Homo)的真正祖先?」「我們不知道,一切取決於未來的發現。」
(譯者:徐睿承;首圖來源:Tkgd2007, CC BY-SA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