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約時報》25 日介紹近期引發討論的台劇《零日攻擊》。美國學者賀博然受訪表示,有鑑北京可能對台灣進行政治、心理、及法律戰,這部劇強調重要訊息,即抵抗中國攻擊不能僅仰賴軍事力量。
刻劃台海戰爭的台劇《零日攻擊》自前導片播出後引發討論。紐時報導在台灣總統府前拍攝,演員描繪中國發動攻擊可能帶來的混亂。
十集故事預設中國可能如何封鎖台灣、試圖占領。這部劇引發熱議,支持者表示鼓勵中國威脅對話,另有批評者認為劇情危言聳聽。
製作人鄭心媚受訪,希望打破台灣民眾對戰爭可能性的沉默,「每個人會如何真正面對戰爭,如何面對(戰爭)的可能性,並沒有人真正在談論它」。
紐時指出,儘管已有許多政策研究探討可能的台海危機,但此議題挑起政治敏感神經,至今尚未有針對大眾的電影或電視劇。鄭心媚也坦言,為了避免失去贊助商,部分演員婉拒拍攝,一些建築物業者也憂心爭議而退出場景協議。
飾演女總統的Janet謝怡芬表示,現實生活並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充滿複雜性。這部片突顯現實情勢、家庭社會、許多正在發生的政治事件複雜性。
反對者認為政府出資宣傳。導演之一羅景壬強調,政府並未影響這部劇走向,台灣電視和電影製作,包括喜劇片和恐怖片,獲政府資金補助很正常。他之所以參與計畫是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啟發。
這部影集預定明年上映。羅景壬告訴紐時,角色將努力呈現如何因應中國可能破壞台灣穩定的手段,如網路充斥的假消息。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研究員賀博然(Brian Hart)受訪:「現實情況,北京會對台灣進行政治、心理和法律戰,目的是製造台灣民眾分裂和混亂。」賀博然近期曾發表報告探究中國可能如何封鎖台灣。
賀博然說,「這(混合戰威脅)是這部劇試圖向觀眾強調的一個重點,這點很重要,因阻止和抵抗中國攻擊不能只依賴軍事力量」。
(作者:張欣瑜;首圖來源:零日攻擊 ZERO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