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維基百科正在朝著將生成式人工智慧融入其編輯過程的方向邁進,這一消息於本週三由維基媒體基金會宣布。該基金會的機器學習總監克里斯·阿邦 (Chris Albon)表示,這一舉措旨在協助志願者和未獲報酬的編輯、審核員及巡查員減少工作量,讓他們能夠更專注於品質控制。
阿邦強調,維基百科並不打算用人工智慧取代人類編輯或生成內容,而是希望藉由AI來消除阻礙編輯工作的技術障礙和繁瑣任務,例如背景研究、翻譯以及新志願者的入門指導。他指出,這樣的改變將使編輯們能夠有更多時間進行深入討論,而不是被技術問題所困擾。
維基目前已經在使用人工智慧來檢測破壞行為、翻譯內容以及預測可讀性,但這次的公告宣布,是第一次將AI工具直接提供給編輯使用,是一個全新的舉動。
此外,維基媒體基金會最近還宣布了一項新的計畫,旨在創建一個開放存取的「結構化維基百科內容」數據集,這將專門優化為機器學習使用,以防止機器人流量對網站的影響。隨著越來越多的AI機器人抓取維基百科,這對伺服器造成了壓力,帶來了50%的頻寬消耗增加。
這些應對措施,顯示出維基百科在面對AI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努力平衡其網站的核心價值觀和人類編輯的必要性。隨著全球資訊量的快速增長,維基百科不僅需應對內容質量與準確性的挑戰,還需思考如何避免被 AI 技術「吞噬」的未來。
- Wikipedia is using (some) generative AI now
- Wikipedia says it will use AI, but not to replace human volunteers
(首圖來源:Version 1 by Nohat (concept by Paullusmagnus); Wikimedia., CC BY-SA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