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迅速發展,麻省總醫院布萊根分院與哈佛醫學院合作開發了一款名為「FaceAge」的應用程式。該程式利用臉部照片來預測個體的生物年齡,並做為健康狀況的指標。這款應用程式不僅是個有趣的工具,它還可能成為未來醫療診斷的重要輔助工具。
「FaceAge」的主要開發者、哈佛醫學院的放射科醫生Dr. Raymond Mak及人工智慧醫學計畫負責人Hugo Aerts博士表示,這項技術能夠辨識臉部特徵,並透過深度學習算法分析多維臉部特徵來判斷一個人的健康狀況。研究顯示,臉部的老化速度如果超過實際年齡,可能預示著潛在的健康問題,特別是在癌症患者中,臉部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老約5年的患者存活率較差。
這款應用程式的推出,正值臉部辨識技術在醫療領域蓬勃發展的時期。自2022年以來,許多臉部掃描技術相繼問世,這些技術不僅能夠診斷疾病,還能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甚至預測早逝的風險。
然而,隨著這些技術的普及,倫理問題也隨之而來。麻省理工學院的機器學習助理教授Malihe Alikhani指出,這些技術的快速進入醫療領域,讓人擔心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她強調,應該確保這些技術能夠真正造福患者,而不是僅僅成為一種商業工具。
臉部表情和健康狀況之間的關聯早已為人所知。研究表明,人類的臉部特徵能夠反映出內部健康狀況,這一點在歷史上已經被廣泛認可。科學家們發現,臉部的紅潤程度通常與健康狀況有關,而壓力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則會影響臉部的老化程度。
目前,FaceAge仍在研究階段,尚未對外開放,但正在招募健康志願者以追蹤日常及歷年面貌變化。未來,這項技術有望幫助醫生更好地診斷疾病,並根據患者的獨特生物學特徵來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 The app will see you now: New AI scans faces to predict diseases, disorders, and early death
- AI Tool Uses Face Photos to Estimate Biological Age and Predict Cancer Outcomes
- New AI tool predicts biological age by looking at a face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