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研 AI 晶片夢碎?蘋果、亞馬遜、特斯拉接連敗給輝達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8 月 12 日 9:45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Amazon , Apple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自研 AI 晶片夢碎?蘋果、亞馬遜、特斯拉接連敗給輝達

在人工智慧(AI)晶片的發展上,亞馬遜(Amazon)、蘋果(Apple)和特斯拉(Tesla)等科技巨頭嘗試打造自家替代輝達(Nvidia)的專用 AI 晶片,但成效未達預期。

特斯拉已放棄自研的Dojo超級電腦晶片,轉而採用Nvidia和AMD的方案,顯示其自家晶片計畫遇到重大挑戰。這些公司在生成式AI市場的競爭中也顯得陷入劣勢,部分原因是在核心開發工具與生態系統方面落後於Nvidia的CUDA平台。

Nvidia的CUDA平台已成為大型語言模型(LLM)訓練與部署的業界標準,擁有高性能及完善的開發者工具,其他廠商難以匹敵。亞馬遜AWS儘管投入大量資金研發自家AI晶片Trainium與Inferentia,但因軟體生態不及CUDA便利,導致市場採用率不如預期,生成式AI市占低於其整體雲服務市場比例。

蘋果方面,儘管持續強化半導體實力與自家AI平台Apple Intelligence,但進展相對緩慢。2024年推出的Apple Intelligence已帶來如寫作工具、圖像生成(Image Playground及Genmoji)與Siri優化等多項AI功能,但最受期待的以完整大型語言模型支撐的Siri升級,預計將延至2026年推出。蘋果仍重視隱私保護,採用AI技術時以在裝置端運算為主,這使得性能提升和生態系統發展較雲端為主的競爭對手稍有遲緩。

此外,OpenAI則是以Nvidia為基礎,迅速擴大市場並創造高達120億美元的年收入,週活躍用戶超過700萬,凸顯靠Nvidia成熟平台起家的競爭優勢。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