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時,蘋果執行長庫克、工業設計副總裁 Molly Anderson,以及人機互動設計副總裁 Alan Dye 分享了他們對最新 iPhone Air 的設計理念與期待。《華爾街日報》在報導中甚至以「Ozempic 時代的 iPhone」來形容這款新機,突顯出它極致輕薄的特點。Ozempic 是瘦瘦針藥物,用來比喻 iPhone Air 大幅減輕重量。
蘋果高層在訪談中一再強調 iPhone Air 的輕盈與纖薄,但也特別提到機身材質與表面處理的細節。不同於 Pro 機型的霧面質感,Air 採用拋光處理,帶來高度反射的光澤。Anderson 認為,這樣的設計不僅讓手機看起來更薄,也賦予它一種獨特的辨識度,甚至能改變人們對手機的使用方式與感受。
對於 Air 與 Pro 系列之間的定位差異,Anderson 表示她喜歡這樣的「艱難選擇」。Pro 系列依舊是專業創作者的利器,擁有堅固的設計與專業規格,今年還新增了搶眼的「宇宙橘」配色;而 Air 則代表一種截然不同的體驗,主打輕盈與時尚,為那些不想承受重量的用戶帶來全新的使用感受。
《華爾街日報》記者也詢問 iPhone Air 是否意味著這是蘋果邁向摺疊手機的前奏?不過庫克僅回應「我們非常擅長保密。」但外界普遍認為,Air 的問世讓蘋果能在超薄設計與製造工藝上累積經驗,為未來摺疊機的開發鋪路。以三星 Galaxy Z Fold 7 為例,其摺疊後厚度 8.9mm,展開後僅 4.2mm,對比之下更突顯 Air 的市場意圖。
此外,Cook 也談到 iPhone Air 搭配的斜背掛繩配件,認為這是一種讓用戶展現個人風格的方式。他強調,當產品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它就應該能反映使用者的個性,而這正是 iPhone Air 設計與行銷策略的重要一環。
(首圖來源:影片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