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一度的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產業展於 18 至 20 日盛大召開,今年國防部負責的國防館內容豐富,由於近兩年多項對美採購以及國產裝備陸續到位,國防館也首度展出了 M1A2、HIMARS、獵豹砲車、陸射劍二以及天弓四型等多項全新武器平台。
▲ 國軍 M1A2T 主力戰車。
本屆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產業展,吸引了美、日、法、德、韓、捷克、波蘭和烏克蘭等 15 個國家參展,參展廠商數量超過 400 家也是歷屆以來最多,讓本次展覽內容極為豐富。
近兩年來隨著台灣對美採購武器陸續交付,以及中科院、軍備局和美國合作或自製的裝備也相繼推出,今年的國防館展出了比過往更多大型武器平台,而 M1A2T 主力戰車更是台灣急需更新的重大裝甲戰力,因此佔據了國防館主入口處的中心位置。
未來 M1A2T 也有機會安裝以色列「戰利品」(Trophy)主動防禦系統,對於因應無人機威脅將有更完善的防護能力。
▲ HIMARS 首次公開展示。
美國在 2020 年首度出售 11 套 HIMARS 系統給台灣後,因 M109A6 採購案取消,因此國軍改為增購 18 套 HIMARS 補足砲兵戰力,29 套如今陸續到貨,也在今日國防館中與 M1A2T 並列在中央舞台區。
陸軍也在 8 月底規畫增購 28 套 HIMARS,將提出台幣 400 億元預算需求,並包括射程達 300 公里的陸軍戰術飛彈系統(ATACMS),日後國軍砲兵將擁有多達 57 套 HIMARS,大幅提升長程火力。


從 2023 年獵豹專案開始研發的獵豹砲車,由軍備局以雲豹裝甲車為基礎開發,去年 D2 樣車公開測試期間,由於車高超過 3 公尺,與國際同級產品相比較高。
因此軍備局在近期公開的 D3 樣車已成功將車高降到約 2.9 公尺,透過削減底盤與砲塔連接部分高度,雖然可能將犧牲小部分俯射機動性,但性能預期可達成國軍需求。
獵豹砲車搭載 105 公釐主砲,搭配一座 12.7 公厘遙控機槍塔與 7.62 公厘同軸機槍,最大行駛里程為 500 公里,最高時速達 100 公里,非常適合台灣公路網路密集作戰環境需要的高機動與高火力特質。

▲ 陸射劍二發射車。
此外,中科院這次也首次展出了陸射版天劍二型飛彈發射車,陸射版本可讓陸軍和空軍擁有比現役使用刺針飛彈的復仇者系統更長的射程,搭配向美國採購的 NASAMS 系統,可大幅強化國軍短程防空力量。

▲ 商用皮卡搭載鎮海火箭彈。
除了陸劍二外,這次同樣也展出了以改裝的商用皮卡車搭載 2.75 吋鎮海火箭彈組成的快速火力打擊平台,透過商用車輛改裝可讓國軍以最短時間和較小成本,搭配最大射程達 10 公里的鎮海火箭彈,可讓國軍快速取得短程火砲支援能量。


而本屆航太國防展體積最為巨大,令現場觀眾血脈賁張的,莫過於中科院最新開發的天弓四型防空飛彈,以及同樣體積龐大的主動相位陣列雷達。
天弓四型飛彈發射箱長達 7.61 公尺,比三型 5.49 公尺更大,最大射高達 70 公里,比起愛國者三型的 24 公里和天弓三型 45 公里更高。
未來中科院計劃繼續開發強弓二型專案,讓天弓四型增程版本射高達到 100 公里,搭配現役的天弓三型、愛國者三型、陸劍二、NASAMS、復仇者和刺針肩射飛彈,一同建構台灣的多層次防空體系。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