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特別是人工智慧(AI)在基因研究中的應用,科學家們正逐步揭開衰老的奧秘。根據哈佛大學教授大衛·辛克萊(David Sinclair)的研究,AI 和表觀遺傳學的結合可能為人類的衰老過程帶來革命性的改變。
表觀遺傳學指的是透過改變基因表達來影響生物體的特徵,而不改變基因本身的序列。這個過程在某些植物中已經被觀察到,例如在納米比沙漠中發現的百歲蘭(學名:Welwitschia mirabilis),該植物能夠利用DNA甲基化來抑制某些「跳躍基因」,進而減少炎症和病理狀況的發生。
辛克萊提到,百歲蘭的壽命非常長,中年時期的健康狀況甚至與20歲時相當,這個現象可能為人類的長壽研究提供重要的啟示。他強調,穩定的表觀基因組可能是實現人類長生不老的關鍵。
在實驗室中,辛克萊和他的團隊進行一項針對老鼠的研究,成功地重置了老鼠的表觀基因組,並首次觀察到可以逆轉表觀遺傳衰老的現象。他指出,衰老的許多疾病,如阿茲海默症、心臟病和糖尿病,與這些表觀遺傳變化有關,這些變化使得大腦無法自我修復。
未來可能會有一天,我們能夠透過基因治療來逆轉衰老,進而治療自身的疾病。研究顯示,透過調控「山中因子」(Yamanaka factors),科學家們已經在老鼠身上取得延長壽命的成果,這些研究有望在不久的將來應用於人類。
(首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