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反內捲傳生變?太陽能股同步下跌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13 日 7:45 | 分類 中國觀察 , 太陽能 , 能源科技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中國反內捲傳生變?太陽能股同步下跌

昨(12 日)A 股太陽能概念股盤中全面走弱,阿特斯一度跌超 14%,艾羅能源跌逾 10%,雙良能源、隆基綠能、晶盛機電、晶澳科技等亦紛紛走低。外傳導火線來自一則在微信群流傳的截圖,某晶澳科技人員聲稱「太陽能產能收儲平台黃了」,市場擔憂先前主導漲勢的「反內捲」政策可能生變,導致盤中出現急跌。

太陽能板塊之所以對此消息高度敏感,主要與近期政策預期相關。今年以來,中國太陽能產業面臨明顯供給過剩,矽料、電池片、組件價格持續下滑。為改善惡性競爭,官方推動所謂的「反內捲」──包含由國家主導的產能收儲、限產協調、價格秩序管控等措施。若收儲平台順利落地,意味政府會透過收購、暫存部分產能,減緩市場供給壓力,有助龍頭企業改善毛利與庫存。

因此,10 月底央視財經節目中,協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提到「17 家龍頭企業基本都簽字」,被市場視為反內捲正式啟動的訊號,帶動阿特斯、隆基綠能、晶澳科技等個股近週強勢反彈。

目前,截圖流傳後不久,晶澳科技即向媒體澄清,公司「真誠期待並支持收儲平台順利建立」,並未出現外傳的「黃了」情況。隨後,中國光電行業協會發布聲明,指網路小道消息均為不實資訊,相關工作仍在穩步推進,並將對惡意造謠、做空行為採取措施。

研究機構普遍認為,此次下跌主要反映短線情緒面衝擊。財信研究院指出,反內捲政策已納入國家治理框架,後續將持續推動;中信證券則提醒需關注硅料收儲及產業鏈限產等供給端動向;中郵證券、開源證券仍維持中長線偏多觀點,認為在反內捲措施下,供需關係有望修復,組件價格亦有望改善。

(首圖來源:pixabay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