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鑄幣局週三在費城生產出最後一批 1 美分硬幣,象徵這枚自 1793 年以來流通逾兩個世紀的貨幣正式走入歷史。隨著生產成本遠高於其面值,川普政府下令全面停產,結束了這項被視為「象徵性多於實用性」的美國經濟傳統。
美國財政部估計,全國仍有約3,000億枚1美分硬幣(也稱便士,Penny)在流通,相當於每位美國人平均持有近千枚。不過,隨著通膨侵蝕購買力,如今1美分幾乎「一文不值」,連製造成本都高達4美分,停產將為納稅人每年節省約5,600萬美元。
這項決策源於川普總統今年初的行政命令,川普批評便士是「浪費的象徵」,認為政府應停止為無實際效益的貨幣埋單。美國財政部已確認,1美分硬幣自此將不再生產,但仍具法償效力,可自由使用或收藏。
儘管如此,停產舉措也引發部分零售業者擔憂。全美零售聯合會警告,缺乏針對交易金額取整的法律指引,可能導致收銀系統混亂。目前國會正審議法案,允許零售商將金額向上或向下取整至最接近的5美分。
在費城鑄幣局的最後生產日,工人們靜默注視機器運轉,象徵這項悠久傳統的終結。隨著掌聲響起,美國的最後一批「銅色回憶」誕生,結束了這枚見證國家興衰的硬幣230年的流通歷史。
- The U.S. is getting rid of the penny
- US Mint presses final pennies as production ends after more than 230 years
(首圖來源:Flickr/cweyant CC BY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