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趕 ChatGPT,Google 終於開放英美用戶測試 Bard 聊天機器人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 年 03 月 22 日 16:01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Google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追趕 ChatGPT,Google 終於開放英美用戶測試 Bard 聊天機器人

經過密集的壓力測試後,Google 瞄準競爭對手 ChatGPT 所發表的對話式 AI「Bard」,終於要開放用戶參與測試。

Google 終於將要展開 Bard 的早期試驗,先允許美國和英國的用戶前往 bard.google.com 登記加入等候名單,待日後取得測試資格便能使用,有興趣的台灣用戶則要再等等。

從官方部落格展示 Bard 的圖文顯示,用戶可在空白對話方框輸入提示文字,自由提出想問的問題,接著 Bard 直接顯示答案的所有文字內容,感覺上不是逐字逐句寫出答案,這點有待實際試驗才能確認。對話方框下方還有一條免責聲明,上面寫著「Bard 可能會顯示不準確或令人反感的資訊,這不代表 Google 的觀點」,以提醒用戶有可能會出現錯誤或異想天開的答案,必要時需要進一步查核。

在 Bard 答覆的答案下方,可以使用「讚」或「倒讚」按鍵來評價答案,也能要求重新回答這題,或者點擊「Google it」按鍵切換至 Google 搜尋引擎查詢更多資訊。此外,Bard 目前與 Google 搜尋引擎各自獨立,似乎無法從 Google 搜尋結果與 Bard 問答互動。

▲ Google 強調大型語言模型所提供的內容並非完全正確,需要用戶回饋幫助改善 Bard。(Source:Google Blog

Bard 和 OpenAI 的 ChatGPT、微軟新版 Bing 的聊天機器人一樣,都是以大型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LLM)為基礎,Bard 採用 Google 自行研發的 LaMDA(Language Model for Dialogue Applications),屬於 LaMDA 優化後的輕量版本。

「你可以使用 Bard 來提升工作效率、加速產生想法並激發好奇心」,Google 的產品副總裁 Sissie Hsiao 和研究副總裁 Eli Collins 分享,像是你可以要求 Bard 提供一些祕訣,以達成今年閱讀更多本書的目標,或用簡單的術語解釋量子物理學,還能整理部落格文章的重點摘要,藉此激發創造力。

▲ 推友第一手分享 Bard 的測試心得。

這是 Google 發展生成式 AI 漫長過程的第一步,接下來可望開放更多用戶測試,從用戶回饋的意見不斷修正。而微軟與 OpenAI 已經遙遙領先,為 Bing 搜尋引擎、Office 軟體等導入更多 AI 功能。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