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智慧型手機等設備的需求放緩,手機廠商來說,包括 AI 在內的軟體服務業務就變得更加重要。
據《彭博社》報導,蘋果過去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硬體產品工業設計與定期的創新。但近年來蘋果硬體設備創新放緩,iPhone 15 Pro 雖然採用全新鈦金屬外殼,但整體設計與 4 年前的 iPhone 12 並沒有太大的區別。今年將推出的 Apple Watch Ultra 3 預計外觀也將與初代產品相似,一般版的錶款仍將類似於 2018 年推出的 Apple Watch Series 4。MacBook、iPad 系列產品也尚未有重新設計的外觀。
上述的原因,讓一般消費者定期升級到新型號的吸引力道開始變弱,且用戶還要面對通膨與福利變低的舊換新機制。
報導指出,蘋果現在努力提升自家設備讓用戶「物盡其用」,就連 2017 年推出的設備仍可以運行當前最新的作業系統。雖然這並不是件壞事,但蘋果得尋求新收入來源。
現在蘋果能夠做的,就是透過軟體新功能與最新的 Apple Intelligence 來吸引用戶。外傳今年將推出的 iPhone 16 系列硬體仍不會有太大的升級,但用戶如果想要使用 Apple Intelligence 功能,勢必需要最新 iPhone 型號。
新軟體功能也可能刺激 Mac 與 iPad 用戶升級硬體產品。雖然 7 年前推出的 Mac 仍可運行下一版本的 Mac 作業系統,但如果想透過 macOS Sequoia 來獲得 iPhone 鏡像與遊戲模式等功能,仍需要更新的硬體產品。
雖然 Apple Intelligence 功能、新軟體是否能帶動硬體銷售還有待觀察,但這些新功能很可能會變成蘋果 iPhone 16 行銷的核心內容,就像是當年 Siri 問世時,推動了 2011 年 iPhone 4s 的銷售一樣。
另一方面,蘋果已於今年 WWDC 大會中亮相了最新的作業系統 iOS 18、iPadOS 18、macOS Sequoia、watchOS 11,以及 visionOS 2 等,上述作業系統目前尚未正式釋出,不過現在《彭博社》報導指出,蘋果已開始著手開發 2025 年將推出的作業系統 iOS 19(代號 Luck)、macOS 16(代號 Cheer)、watchOS 12(代號 Nepali)和 visionOS 3(代號 Discovery)。
不過目前尚未有 2025 年作業系統的相關細節,畢竟今年度的作業系統尚未正式釋出;不過蘋果已開始著手開始開發最新作業系統意味著該公司也已開始研發明年度的硬體產品,需要當中隨附的軟體來測試設備。
(首圖來源:影片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