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英國採石場同時發現五條恐龍走過的路徑,數百個恐龍腳印屬巨齒龍與草食的蜥腳類恐龍,科學家證實是 30 年前發現的「恐龍高速公路」延伸。古生物學家稱這是英國幾十年來最重要發現。
去年夏天,倫敦西北方牛津郡的採石場,工人用工具車剝離黏土以露出採石場地面時,發現奇怪的凹陷,後來英國伯明翰大學和牛津大學古生物學家證實,這些腳印屬約 1.66 億年前中侏羅紀時期的恐龍腳印。
這些腳印埋在泥土下,共有五條路徑,其一腳印是三趾腳印,科學家很快就證實是巨齒龍腳印,巨齒龍是 1824 年牛津大學第一個科學命名和描述的恐龍。
▲ 三趾腳印屬巨齒龍。(Source:伯明罕大學)
另外四條路徑可能是由四隻巨大長頸蜥腳類恐龍留下,雷龍也屬蜥腳類恐龍,但科學家還無法判斷腳印是蜥腳類恐龍哪個物種,但根據先前發現化石,應是體長可達 18 公尺、重約 2 噸的鯨龍。
恐龍生活的快照
這些足跡也讓科學家更了解動物行為,特別是不同物種路徑互動處。如科學家發現,一隻蜥腳類恐龍足跡和巨齒龍足跡相交,代表這些恐龍在史前環境相遇可能性頗高。
這條路徑大部分時間,一隻蜥腳類恐龍似乎穩定向北走,但突然後腳離前腳距離變近,代表牠可能停下來回頭看,科學家稱,很可能是鯨龍停下來回頭看巨齒龍。
這些蜥腳類腳印的大小也不同,代表可能與幼體一起成群移動,或與較小食草動物一起移動,當時頂級掠食者巨齒龍是獨自行動。科學家稱,這次發現對古生物學家特別珍貴,原因是化石是死亡動物,腳印足跡卻是多種動物生前行為的快照。
潟湖沼澤留下足跡
至於為什麼腳印會凹陷?科學家表示,侏羅紀時期牛津郡與今天的草原不同,當時更像佛羅里達群島,有潮濕潟湖和泥濘沼澤,因此留下恐龍腳印。
除了沼澤樣貌,科學家也發現這些腳印有海洋生物的證據,即腕足類、腹足類、雙殼類和海膽類,這些帶殼無脊椎動物類似今日軟體動物和海膽,代表當時這地方海平面較高。
其實這地區早在 1997 年就被科學家發現藏有 40 多組腳印組成的恐龍路徑,當時古生物學家就稱為「恐龍高速公路」,但當時沒有數位相機與無人機可留下紀錄,發現地點現在已無法前往。這次同區域發現規模更大新足跡,是世界最大恐龍發現地點之一。
科學家表示,這些足跡為了解恐龍生活提供窗口,揭示運動、互動及居住的熱帶環境細節。古生物學家已拍攝 20,000 多張腳印影像,並建立 3D 模型供將來研究使用。
- Hundreds of new footprints found on what’s being called the “dinosaur highway"
- Quarry Workers Find Dinosaur Footprints in ‘Snapshot’ of Jurassic Britain
- Jurassic footprints are discovered on a ‘dinosaur highway’ in southern England
(首圖來源:伯明罕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