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策院與嘉義縣今年初簽署合作意向書(MOU),打造南方創業生態系,深化文化科技人才培育,近日在嘉義文化科技創新基地舉辦「跨區跨域媒合產業小聚」,邀集超過 40 組文化科技、影視製作、新創業者與國際藝術團隊參與,發展數位內容產業。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長徐佩鈴表示,文化不僅是靜態的遺產,而是一種與科技共進,嘉義在轉型的這幾年,縣府積極建構文化科技生態系,並攜手文策院,打造涵蓋影視拍攝、文化科技、內容開發與 ESG 推動的多元合作平台,這次媒合小聚就是要讓地方的創新能量,對接中央資源、企業市場。
文策院表示,嘉義縣不僅具備厚實文化風土,更具數位應用潛力,期望透過國發基金投資、內容產製與 ESG 導入,提供創業者一條從開發、驗證到商業化的全方位支持路徑,加速文化、觀光與科技的轉譯融合與商業應用。
活動以一對一媒合、實戰案例分享、業者 Pitch 交流等形式,會中有五組來自嘉義或與地方連結深厚的業界代表輪番登場,包括光禹國際分享羊角藝術村如何以文化場域翻轉地方產業、冷研科技揭示碳索館的綠色創新、故宮南院帶來無人機結合 IP 的新型展演、Funique 《戲分茶》MR 內容。
徐佩鈴指出,2026 台灣燈會將再度在嘉義縣登場,預計將以「新嘉義」為主軸,結合無人機展演、多媒體光影與數位內容策展,展現一場結合文化、藝術、科技與觀光的國家級沉浸式體驗,這次產業小聚不僅是合作的延續,更是文化科技產業「嘉」速前進的實踐場。
徐佩鈴強調,縣府同步串聯地方型 SBIR、青年創業補助、文化科技競賽與影視拍攝補助等跨局處資源,建立起「拉幫結派、一起向前行」的文化創業支持體系,期望透過平台搭建、資源共構與人才培力,加速邁向文化科技的創新重鎮,打造文化產業鏈的南方據點。
(首圖來源:嘉義文化科技創新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