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自己發明 AI:最新研究震撼科技界的「自我進化」時代來臨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8 月 06 日 8:1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AI 自己發明 AI:最新研究震撼科技界的「自我進化」時代來臨

AI 再一次讓全世界震驚,如果有一天,AI 不再只是人類的工具,而是能「自己發明更強大的 AI」,那會是什麼景象?SII‑GAIR 團隊的最新研究正宣告這個時代的來臨。他們打造出一個名為 ASI‑ARCH 的系統,讓 AI 從構思、寫程式、訓練到驗證全程自動完成,完全不需要人類插手。

AI 不再只是工具,開始「自我進化」

過去,我們把 AI 視為協助人類的工具,就像自動化的工廠機械、幫忙做統計的軟體,甚至是能聊天的語言模型。但 ASI‑ARCH 帶來的改變,卻不只是效率提升,而是讓 AI 本身成為「研究者」。它不再依賴人類設計框架,而是自己提出新想法,自己寫程式,再自己檢驗成果。

ASI‑ARCH 之所以被稱為「AlphaGo Moment for Model Architecture Discovery」,是因為它做出了連專家都意想不到的創新設計。還記得 AlphaGo 在圍棋比賽中下出讓全世界驚呼的「Move 37」嗎?那是一手人類從未考慮過的棋步,卻成為制勝關鍵。

這意味著,AI 研究的速度將不再被人類腦力所限制,未來的模型架構,可能會來自我們完全無法預料的「機器靈感」。

ASI‑ARCH:AI 自我研究的第一步

ASI‑ARCH 由三個 AI 角色組成:Researcher(研究員)負責提出新的架構,Engineer(工程師)負責訓練與除錯,Analyst(分析員)則負責分析結果並提供改進建議。這三個 AI 角色形成一個「自我強化的研究循環」,就像一支全天候、不會疲倦的超級科學家團隊。

結果如何?在 1,773 次實驗後,AI 不僅複製了人類的設計水準,還自行創造了 106 種全新概念,甚至包含人類從未想過的模型結構。例如,它設計出能同時兼顧長距離與短距離資訊處理的「多路徑注意力機制」,這種設計有效提升效能,更重要的是,這些架構的誕生並非「隨機碰運氣」,而是來自 AI 在不斷總結實驗結果後產生的「科學直覺」。這可能是第一次看到 AI 不再只是模仿人類,而是憑藉自己的邏輯與演算法,開拓出全新的知識領域。

這對未來意味著什麼?

當 AI 能自己發明 AI,我們將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加速進化時代」。過去,新架構的誕生可能需要頂尖研究團隊花上數月甚至數年,但 ASI‑ARCH 的研究結果顯示,這個過程可以用純算力換取突破。

換句話說,科學研究將從「人力受限」變成「算力驅動」。未來,企業或研究機構也許只需要設定目標,再交給 AI 自己探索,就能源源不絕地獲得全新的模型設計。這種模式一旦成熟,可能不僅限於 AI 架構,還會擴展到藥物研發、材料科學甚至基礎物理研究。想像一下,當 AI 不斷進化自己的「智慧」,人類或許將親眼見證一個「AI 科學家」領航的時代。

AI 自我進化對人類角色的重新定義

當 AI 展現出能夠自行發明更強大 AI 的能力,人類在科技研究生態中的角色勢必將被重新定義。過去,我們是知識的主導者,是所有研究的發起者,但在 ASI‑ARCH 的世界裡,人類的任務將逐漸轉向「目標設定者」。我們可能不再直接設計模型的細節,而是負責決定 AI 要解決什麼問題,並確保這些解決方案符合人類的長遠利益。

這種轉變雖然挑戰傳統的科學研究模式,但同時也釋放了人類巨大的想像力與決策力,讓我們得以專注於最終願景與方向,而不是埋首於繁瑣的技術細節。或許未來的研究室裡,AI 將是主要的「研究員」,而人類則負責引導這群永不疲倦的智慧夥伴,攜手開創全新的科技文明。

人類該恐懼,還是期待?

這項研究既令人振奮,也令人不安。振奮的是,我們可能即將迎來一個突破性的科技黃金時代,AI 將成為加速發現、顛覆創新的「超級科學研究引擎」。

但不安的是,當 AI 能自己進化、自己設計,甚至可能超越人類的理解時,誰來監管這股力量?ASI‑ARCH 只是開端,接下來的十年,AI 是否會成為人類最強大的盟友,還是難以駕馭的智慧生物,將取決於我們如何規範它的發展方向。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