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別於 2 月底的「吵架大會」,美東時間 8 月 18 日下午,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再度前往白宮,與美國總統川普會晤,《財訊》報導,這次雙方氣氛明顯改善,川普也釋出願意協助烏克蘭的安全保障,以及支持舉行美烏領導人和俄羅斯總統普丁三方會談訊息。
上次爭吵事件,要求澤倫斯基向美國道謝的「導火線」美國副總統范斯,也出席澤倫斯基和川普會談,但全程安靜和國務卿盧比歐坐在旁邊。澤倫斯基身段也放軟,雖然沒打領帶,但有穿西裝,會議開場發言短短幾分鐘就說了六次「謝謝」。
18日會議川普除了與澤倫斯基會談,也和一起到訪的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北約秘書長呂特、英國首相施凱爾、法國總統馬克宏、義大利總理梅洛尼、德國總理梅爾茨,以及芬蘭總統史塔布等人會面,針對結束俄烏戰爭、歐洲安全等議題溝通。綜觀當日會議內容,有四大重點。
一、美國願協助安全保障 烏克蘭擬向美軍購
達成可讓俄烏戰爭落幕的和平協議,川普願意投入哪些資源,確保俄羅斯不會違反協議,再次入侵烏克蘭?
即使川普認同應保障烏克蘭的安全,但並未具體說明,美國會提供什麼幫助。會議過程中,川普提到,關於烏克蘭的安全,「歐洲是第一道防線,但美國將參與其中」。
上述說法,是否意味著川普會派遣美軍進入烏克蘭,藉以維持和平?川普未明確解釋,但也沒排除這種可能性。他會後在社群媒體發文,稱烏克蘭的安全保障,「會由歐洲國家和美國協調提供」。
《財訊》指出,澤倫斯基則在白宮外召開的記者會上透露,烏克蘭已提出向美國購買價值900億美元軍事武器的規劃,但合約內容尚未正式確定,這項軍購是安全保障的一部分,具體細節會在未來10天內制定。
(Source:The White House)
二、先停火再談判?川普和歐洲領導人意見不一
烏克蘭明確表示,停火是與俄羅斯展開進一步談判的先決條件;然而,川普對於停火一事的回應是,「我不知道這是否有必要」。
川普傾向透過達成「全面性的和平協議」,來結束俄烏戰爭,但這類協議往往得花上數月時間談判,在此期間,俄羅斯仍會持續攻擊烏克蘭。
當然,停火協議也有其不確定性。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出具的報告顯示,從歷史資料來看,有31%的國與國戰爭,在停火協議下,以僵局告終;但大多數停火協議,在10天內就會「小規模破功」(一方或雙方違反協議),而「破功」程度,會在同意停火後2個月到半年內擴大。
可是歐洲國家領導人,皆希望俄烏雙方先停火,德國的立場尤其強硬。梅爾茨就強調,「我無法想像下次的會談,是在沒有停火的情況下舉行」,應該先盡力促成停火,對俄羅斯施壓。
(Source:The White House)
三、拿領土換和平 歐洲未必能接受
復克里米亞,可能還要把頓巴斯(Donbas)地區,也割讓給俄羅斯,才能取得和平。
梅爾茨同樣表達無法接受的態度,他向媒體形容,要烏克蘭放棄頓巴斯,「相當於要美國放棄佛羅里達州」。
盧比歐則對媒體提到,領土議題讓步並不容易,甚至不盡公平,但為結束戰爭需要。
四、美俄烏三方會談已展開安排 他國也想參一腳
《財訊》報導,結束與澤倫斯基和其他歐洲國家領導人的會晤後,川普致電普丁,據俄羅斯官方轉述,兩人談了約40分鐘。
川普稱,他已著手安排美俄烏三方會談。現階段,關於會談能否成局,仍未確定;不過,馬克宏已放話,假如要舉辦會談,歐洲國家領導人也應出席,「因為當我們在談論(烏克蘭)安全保障時,涉及的是整個歐洲的安全」,梅爾茨也表達了類似意見。
關於俄烏戰爭究竟何時能結束?川普說「一兩週後,我們就會知道能否解決這個問題;或這場可怕的戰事會繼續」。
(本文由 財訊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The White 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