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PU 大廠輝達(Nvidia)28 日公布 2026 財年第二季財報,兩大神祕客戶貢獻總營收 39%,高度集中的客戶結構,引發外界關注輝達營收穩定性。
CNBC 報導,輝達第二季財報「客戶 A」占總營收 23%,「客戶 B」貢獻 16%,與 2025 財年同期形成鮮明對比,當時輝達前兩大客戶總營收占比分別為 14% 及 11%,顯示客戶集中度提高趨勢。輝達也承認從少數客戶賺取大部分營收,這種趨勢可能繼續。
儘管輝達並未公開兩家神祕客戶的確切身分,但外界普遍推測這些客戶可能是微軟、亞馬遜、Google 和甲骨文等大型雲端服務供應商,而輝達也僅稱它們為「直接客戶」。輝達對「直接客戶」的解釋是並非晶片的最終使用者,它們是購買輝達晶片、並將其整合進完整的系統或電路板中,再轉售給資料中心、雲端供應商或終端用戶的公司。這些客戶也可能包括鴻海(Foxconn)或廣達(Quanta)等原始設計製造商(ODM)或原始設備製造商(OEM),亦或是戴爾(Dell)等經銷商或系統整合商。
「間接客戶」通常是從輝達的直接客戶那裡購買系統的雲端服務供應商、網路公司和企業。值得注意的是,輝達也透露,有兩家「間接客戶」透過客戶 A 和客戶 B,分別貢獻了其總營收的 10% 以上。此外,一家 AI 研究與開發公司也透過直接和間接客戶通路,為輝達帶來了可觀的營收。由於這種客戶定義上的彈性,使得辨別這些神祕客戶的真實身分更具挑戰性。
儘管客戶集中度引發市場擔憂。但輝達在財報會議上仍表示,市場對其 AI 系統的需求依舊強勁。需求的來源不僅來自於傳統的雲端供應商,還包括為 AI 購買系統的企業、專注於 AI 服務的新興供應商,以及外國政府。輝達財務長 Colette Kress 指出,大型雲端服務供應商約占公司資料中心營收的 50%,而整體資料中心業務本身在第二季占輝達總營收的 88%,凸顯其在公司整體營收中的關鍵地位。
當前,市場分析師正密切關注雲端服務供應商的資本支出狀況,以預測輝達未來的成長。分析師指出,如果沒有雲端服務供應商資本支出預期更清晰前景,近期輝達的獲利上修或股價上漲空間將有限。然而,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對 AI 市場前景則充滿信心。他進一步預計到本世紀末,AI 基礎設施的總投資仍將達到 3 到 4 兆美元。
黃仁勳強調,在一個價值 500 億美元的 AI 資料中心中,輝達不僅提供其其GPU,還包括其他晶片,可能占總成本的約 70%。他強調,大型雲端服務供應商的資本支出在過去兩年已翻倍,而 2025 年預計將投入 6,000 億美元。此外,企業和海外雲端供應商等新型客戶也正積極投入AI基礎設施的建設,這使得輝達更預計,2025 年將從主權 AI 領域獲得約 200 億美元的營收。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