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外交部長趙顯(Cho Hyun)28 日表示,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和韓國總統李在明(Lee Jae Myung)本週舉行峰會後,兩國已同意討論核燃料再處理問題。
趙顯在電視直播的訪問中說,「我們運作26座核電廠,每次都需要為此購買和運送燃料……我們一直認為有必要能進行再處理,並透過濃縮物生產我們自己的燃料。」
他表示,「所以與美國的合作至關重要。我們需要修改這項核協議,或根據(兩國間)協議採行其他方式。因此我們決定在這方面展開討論深具意義。」
根據韓美協議,在未獲美國同意下,韓國不得對可用於製造核武的用過核子燃料(spent nuclear fuel,SNF)進行再處理。
修改這項協議將標示著美國政策的重大轉變。美方長期以來試圖限制具有這種能力的國家數量,這是禁止核子擴散的部分努力。
趙顯先前曾說,首爾這樣做旨在工業與環境目的,並非為了核武。他在28日重申,「任何有關想要我們自己的核武、或透過修改(這項協議)來擁有潛在核能力的說法,都是美國針對整體禁止核子擴散而言,絕對不能接受的事。」
當被問到美國對於修改協議是否抱持開放立場、以及同意進行哪些部分的討論時,美國國務院並未做出具體回應。
但一位發言人表示,美國長期存在的政策是限制濃縮與再處理能力在全球擴散,並試圖在所有的123協議(123 agreements)中達到禁止擴散的最高標準。
美國原子能法(U.S. Atomic Energy Act)第123條(Section 123)准許與其他國家合作發展民用核能力,但明確指出禁止擴散標準,包括限制鈾濃縮在內。
與擁核北韓接壤的韓國,本身沒有核武,目前處於美國核保護傘下。但隨著美國安全承諾的可靠性令人日益擔憂,民調顯示,有多達75%的韓國民眾支持打造自己的核武軍火庫。
(本文由 中央廣播電台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IAEA Imagebank, CC BY-SA 2.0, via Wikimedia Comm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