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氧氣跟上腳步──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 的行動治療新願景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8 月 31 日 0:00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讓氧氣跟上腳步──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 的行動治療新願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會逐漸惡化的慢性肺病。病情越重,患者越出現呼吸困難、長期咳嗽與痰液增多等症狀。患者血氧含量也可能下降,導致全身器官缺氧,增加心臟病、腦部損傷風險,甚至危及生命。許多患者必須長期依賴氧氣治療,活動受限。若能有一套可隨身攜帶、依即時需求自動調節供氧量的行動裝置,可望大幅改善生活品質與行動自由。

現行 COPD 氧氣治療的限制

氧氣治療主要依賴兩種設備:鋼瓶儲存的液態氧或氧氣濃縮器。雖能改善血氧濃度,卻相對不便。鋼瓶笨重不易攜帶,大大限制患者行動範圍;氧氣濃縮器雖然相對輕便,供氧反應卻較遲緩,難及時因應患者運動、休息或姿勢變化時瞬間增加的氧氣需求。對許多患者而言,這些方式既無法精準滿足實際需求,也可能活動缺氧時,增加跌倒、昏厥或其他健康風險。

為改善 COPD 患者生活品質,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ürich)與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團隊,共同提出「環閉式自動調控呼吸系統」(Closed-Loop Adaptive Respiratory Control,CLARC)新概念。系統旨在打造可穿戴、智慧化的氧氣治療方案,論文發表於《Cell Biomaterials》期刊。

CLARC 核心原理,是電解水產生氧氣直接供給患者;電解過程釋放的氫氣會回收再利用,轉化為系統電力。此設計讓裝置即時因應患者生理狀態,無論運動靜止或病情急性惡化,都能提供精準且足量的氧氣。電解水也取代傳統笨重的儲氧容器,有助實現穿戴式氧氣治療裝置。

CLARC 系統還整合感測器和人工智慧演算法,能即時監測血氧濃度、呼吸速率、心律與活動量,並自動調整氧氣輸送。AI 還能分析患者整體健康趨勢、預測可能的急性惡化,也可修正感測數據錯誤,提升準確性。CLARC 系統使氧氣供應隨時滿足患者生理狀態,有助減少氧氣使用不當的不適或併發症。

從設計藍圖走向臨床驗證

CLARC 系統研發歷經多個關鍵階段,從概念發想、原型設計、能源自給最佳化,到動物實驗與穿戴式原型機的測試等,每步都需要跨領域團隊合作。最終目標,是將裝置縮小至可整合至背心的尺寸,讓患者日常生活能輕鬆穿戴,並於臨床實驗評估呼吸功能、生活品質及住院率的影響。未來,CLARC 還有機會結合藥物輸送或呼吸分析模組,再提升治療即時性與預測力,降低突發性惡化風險。

簡言之,CLARC 系統以水電解產生氧氣、人工智慧閉環控制與能源自給自足的設計,希望提供靈活、個人化且可穿戴的氧氣治療設備。將來跨領域合作與臨床驗證,新技術可望讓慢性肺病治療更貼近患者日常生活,並為其他慢性呼吸疾病的照護開創新可能性。

(首圖來源:論文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