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電不只是一場氣候景觀,研究:釋放污染物還會形成臭氧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03 日 11:02 | 分類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閃電不只是一場氣候景觀,研究:釋放污染物還會形成臭氧

最近中南部大雨經常伴隨炸裂天空的閃電,最近科學家才發現,閃電不只是夏季暴風雨期間天空中一道耀眼的閃光,它還是令人驚訝的空氣污染源,每次雷擊都會產生汽車廢氣中也有的氮氧化物,還會形成臭氧,影響空氣品質。

美國馬裡蘭大學的研究人員,透過 NASA 一顆名為 TEMPO 的高功率衛星,開始捕捉閃電對空氣的影響。TEMPO 衛星在距離地球 3.5 萬公里的高空觀測地球。通常情況下每小時追蹤一次空氣污染,但在 2025 6 月下旬的幾天裡,研究人員進行一項特殊實驗,讓 TEMPO 衛星每 10 分鐘收集一次數據,來追蹤橫跨美國東部的雷暴。

這麼做為科學家提供一個難得的機會,可以捕捉雷暴的動態。研究人員表示,這是第一次以如此短的時間頻率進行此類研究,主要原因是雷暴發展迅速,通常在一小時內形成、增強之後就消亡,短間隔觀測,能讓他們更了解雷暴期間的實際情況。

同時,研究小組使用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 (NOAA) 的地球靜止閃電測繪衛星儀器的數據,來計算閃電發生的次數,可以更準確了解暴風雨期間每次閃電會產生多少二氧化氮,以及二氧化氮會在暴風雨後持續多久。

閃電熱能分解氮氧分子

結果發現,當閃電擊中時,會產生強烈的熱量,足以分解空氣中的氮和氧分子,這些碎片重新結合成氮氧化物,與汽油或柴油燃燒產生的氣體相同。這些氣體有助於形成臭氧,而臭氧在近地面區域可能造成危害。

經過計算,全球範圍內,閃電排放到大氣中的氮氧化物總量佔總氮氧化物的 10~15%,雖然人類活動造成的污染更嚴重,但重要的是,閃電在更高的海拔釋放氮氧化物,可以更有效催化臭氧的生成,因此具有更強的暖化效應。

高空臭氧污染

研究解釋,汽車廢氣將污染物排放到地面附近,直接影響我們呼吸的空氣,而閃電會在大氣層高處引發污染,正是臭氧層最能吸收熱量、導致地球暖化的地方。

此外,閃電釋放的氣體不會只停留在周圍,而是會擴散,沿著長長的「流動空氣傳送帶」傳播,影響遠離風暴最初發生地的空氣品質。臭氧是煙霧的主要成分,當高空臭氧藉助流動的氣流下降到地面,可能引發人類氣喘和其他呼吸系統疾病。

夏天更高的氣溫,會加速臭氧的生成,使閃電的影響更加強烈。研究估計,閃電對夏季氣候的影響與人為產生的氮氧化物相當。但閃電也會產生一些有益的物質,羥基自由基,這些微小分子就像地球的清潔工,可以分解甲烷等有害氣體。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資訊將幫助科學家改進現有的氣候模型,也能讓氣象學家在預測地區暴風雨期間和暴風雨後的空氣品質時,有更全面的理解。

(首圖來源:pixabay)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