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ogle 長期以來是輝達的重要客戶,不僅大舉採購 AI 晶片,也將其租賃給 Google Cloud 使用者。然而,這位「忠實顧客」如今卻開始反咬輝達。近期傳出 Google 頻繁接觸以出租輝達 GPU 為主的小型雲端公司,並希望這些業者能導入自家研發的 AI 晶片──TPU。
在理解這場博弈之前,必須先釐清 TPU 與 GPU 的差異。輝達 GPU 最初為繪圖運算而設計,但憑藉 CUDA 軟體平台,早已成為深度學習的業界標準,具備高度通用性,廣受 AI 開發者採用,如同一把「瑞士刀」,幾乎什麼任務都能勝任。
相比之下,Google TPU 屬於專用型晶片,針對 TensorFlow 與 JAX 框架最佳化,在能效方面表現突出,更適合大規模 AI 模型訓練,如同一把「專業刀」,在特定領域發揮極致效能。但與 GPU 的靈活性與完整軟體生態相比,TPU 的應用範圍與相容性仍相對受限。
這也是為何小型雲端業者依舊偏好輝達 GPU。對他們而言,GPU 不僅能即刻滿足市場需求,且 CUDA 生態完整、開發者接受度高,整體成本反而更低。不過,Google 似乎成功說服了一家總部位於倫敦的小型雲端公司 Fluidstack。該公司主要提供 Nvidia GPU 給 AI 新創企業租用,近期正計劃在紐約興建新資料中心。據知情人士透露,若 Fluidstack 無法支付新設資料中心的租金,Google 將提供高達 32 億美元(約新台幣 981 億元)做為「後盾」,藉此換取該公司在資料中心部署 TPU。
目前仍不清楚 Google 為何選擇首次將 TPU 放入第三方雲端業者的設施。一種可能是自建資料中心的進度無法滿足需求,急需額外空間;另一種解釋則是希望藉由小型雲端服務商,吸引額外客戶。對於此舉動,Google 方面尚未回應。
(首圖來源: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