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多心肌梗塞病患長年服用 beta-阻斷劑類的藥物,希望藉此降低心臟負荷,以預防致命性的心血管事件發生。但根據 8 月底在歐洲心臟病學會大會發表的臨床試驗結果,這類藥物對於梗塞後但心臟功能保存良好的病人並無顯著益處,甚至可能對女性造成更高的風險。研究結果已刊登於重量級國際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並可能改寫相關醫療的指引。
標準療法的「意外失靈」
這項名稱為 REBOOT 的大型臨床試驗,包含西班牙與義大利共 109 家醫院的 8,505 名心肌梗塞後心臟功能仍屬正常的患者。他們被隨機分配為對照組與使用 beta-阻斷劑組,之後觀察死亡率、再次心肌梗塞與心臟衰竭的情況。結果發現,無論有無使用 beta-阻斷劑,各項觀察項目都沒有顯著差異。換言之,這項被廣為採用的標準療法,並沒有達到預期效益。
進一步的分析表明,女性使用 beta-阻斷劑後的各項風險指標反而高於未使用者。值得注意的是,此結果僅限於心臟功能完全正常的女性患者,若心臟功能已有輕微下降,風險提升則不顯著。這項發現極具參考價值,因為過去 40 年的相關醫療指引從未考慮性別差異。這次的發現提醒醫師,未來在開立處方時需格外謹慎。
為何 beta-阻斷劑不再有效?
本研究的科學家解釋,過去冠狀動脈阻塞往往沒能及時治療,心肌壞死面積較大,病人更易出現嚴重併發症。在此狀況下,beta-阻斷劑預防併發症的作用明顯,但如今醫療進步,心肌梗塞患者的心臟受損程度減輕,嚴重併發症比例下降。在此背景下,服用 beta-阻斷劑的效益不再。此外,beta-阻斷劑可能引起倦怠、心跳過慢、性功能障礙等副作用,不僅降低患者的生活品質,也可能影響用藥的依從性。
REBOOT 試驗的主要研究者 Borja Ibanez 與 Valentin Fuster 醫師表示,這項發現勢必導致國際臨床指引的全面改版,未來必須從「所有心肌梗塞患者一律服用 beta-阻斷劑」轉變為更個人化的策略。全球有超過 80%的「心功能正常」的梗塞患者,出院時仍會被處方 beta-阻斷劑,此慣例未來將可能有所改變。
這次臨床試驗的結果提供了一個重要訊息:心肌梗塞後但心臟功能良好的患者,beta-阻斷劑不具實質效益,相反地它還可能增高女性患者的風險。如果您的親人或自己屬於這類病患,可考慮主動與醫師討論用藥的必要性,尤其女性患者更不宜盲目延續多年服用該藥。
- Common heart drug taken by millions found useless, possibly risky
- Beta-blockers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effects according to sex in the REBOOT trial
(首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