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迅速發展,許多資深開發者發現自己在編碼過程中變成了「AI 保母」,這一現象被稱為「vibe coding」。
這種新興的編碼方式雖然能夠加速開發過程,但也帶來了不少挑戰和困擾。根據 Veracode 2025 年的「GenAI Code Security Report」,約 45% 的 AI 生成代碼存在安全漏洞,且近 95% 的開發者表示他們需要額外時間來修正這些代碼,這使得資深開發者的工作量大幅增加。
例如,Carla Rover 在創業過程中轉向 AI 編碼以提高效率,但最終卻因為未能仔細檢查自動生成的代碼而重啟整個項目,這讓她感到非常沮喪。她形容 vibe coding 就像是一張無盡的餐巾紙,雖然可以隨意構思,但 AI 生成的代碼卻常常出現難以預測的錯誤,讓她感到比照顧小孩還要麻煩。
開發者發現,AI 生成的代碼常常會出現包名錯誤、缺少輸入驗證、使用過時函式庫、客戶端而非伺服器端執行安全檢查,甚至出現寫死 API 密鑰等安全隱患。這些問題如果不加以檢查,可能會導致產品的穩定性大幅下降。
隨著這一現象的普遍化,企業內部甚至出現了新的職位──「vibe 代碼清理專家」,專門負責修正 AI 生成的代碼。Feridoon Malekzadeh 也表示,vibe coding 更像是僱用一個叛逆的青少年來幫助完成任務,雖然能夠節省時間,但卻需要不斷地進行指導和修正。
儘管存在這些挑戰,許多開發者仍然認為 AI 生成的代碼在某些情況下是有用的,特別是在原型設計和簡單任務上。Austin Spires 指出,vibe coding 可能會引入安全漏洞,因為它常常繞過傳統編碼中嚴格的審查流程。
總的來說,雖然 vibe coding 讓開發者的工作變得更加複雜,但許多人仍然認為這項技術的優勢超過了缺點。隨著時間的推移,開發者們將不得不適應這種新常態,並在指導 AI 系統的同時,承擔起更多的責任。
- Vibe coding has turned senior devs into ‘AI babysitters,’ but they say it’s worth it
- Study reveals flaws and risks of AI-generated code
- Vibe Coding: Trend or Security Risk?
- How AI Vibe Coding Is Destroying Junior Developers’ Careers
- When the Vibes Are Off: The Security Risks of AI-Generated Code
- AI can write your code, but nearly half of it may be insecure
- Vibe Coding 101: How AI Is Changing the Way We Code in 2025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