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耳其一直重視國防,最初是購買武器,然後研發自己的武器,土耳其代表性國防產品從無人機到海軍戰艦、飛彈系統,甚至第五代戰鬥機,已經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客戶除了中東國家之外,現在還有東南亞國家。
土耳其軍火業出口額逐年成長,從十年前的 19 億美元增加到 2024 年的 71 億美元,原本客戶遍布歐洲和中東,尤其是無人機和海軍艦艇,需求主要來自沙烏地阿拉伯、卡達、阿曼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主要進口國。最近原本依賴西方製造的印尼、馬來西亞和菲律賓,都宣布與土耳其簽訂武器合約。
土耳其武器在全球出口中的比重,已從 2015 年至 2019 年的 0.8% 上升至 2020 年至 2024 年的 1.7%,位列全球第 11 位。同期間,全球五大武器出口國分別為美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這五個國家占全球武器出口總額的七成。
土耳其軍事自給自足目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1985 年建立國防工業發展和支援管理辦公室,原本致力於國際研發合作,但由於武器採購和使用方面受到國際限制,開始轉向本土生產,2010 年代將重點轉向國內設計,促成國內國防生產大幅增加。
至於土耳其軍火工業在過去十年經歷爆炸式增長,主要優勢在於價格實惠,以及技術轉移、聯合生產計劃等好處,以及更少的附帶政治條件。
無人機價格只要美國六分之一
現在土耳其約有 3 千家武器製造公司,涵蓋陸、空、海軍領域,正日益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最著名的無人機 (UAV) Bayraktar TB2 於 2014 年首次服役,是土耳其最常見的國防產品之一,目前已出口到至少 31 個國家,包括伊拉克、烏克蘭、肯亞、孟加拉和日本。據外媒分析,Bayraktar TB2 無人機每架價格約為 500 萬美元,美國 MQ-9 收割者無人機每架要 3 千萬美元。
還有其他幾種無人機,包括中空長航時無人機 Anka-S,以及 Vestel Karayel 戰術無人機。土耳其還在研發「鋼鐵穹頂」,透過 AI 增強,可以識別和攔截任何空中威脅。戰鬥機方面,土耳其正在開發第一款國產第五代戰鬥機卡恩 (KAAN),目標是取代老化的美國 F-16 戰鬥機。
地面上,土耳其裝甲車輛生產以阿勒泰主力戰車為主,目的是取代德國豹式坦克或美國艾布拉姆斯坦克等西方產品。陸軍還擁有一種防雷車輛,即 Kirpi,主要用於反叛亂行動,以及現代步兵戰車,如 FNSS 防禦系統公司的 Kaplan 和 Pars。
土耳其國家船舶計畫成立於 2004 年,目前已生產阿達級輕型護衛艦和伊斯坦堡級護衛艦,並計劃生產更先進的戰艦和潛水艇。最引人注目的是搭載無人機的兩棲攻擊艦 TCG Anadolu,它是土耳其海軍最大的艦艇,於 2023 年開始服役。此外土耳其還開發一系列智慧彈藥、防空系統和飛彈。
土耳其武器能見度提高
去年土耳其國防產品出口到 178 個國家,與 2019 年前五年相比成長一倍。但專家分析,國家採購土耳其零件是有風險的,主要是許多關鍵零件,如航空電子設備、引擎和雷達系統,仍然依賴美國、英國和歐洲的供應商,這些零件可能受到許可或出口限制。此外土耳其武器實際戰場經驗不多,與其他西方國家武器的整合和維護,都還充滿不確定性。
但在各國砸大錢增強國家防禦硬體,且擺脫西方主要國家控制,尋求多元化來源的年代,土耳其十多年前在國防工業下賭注,現在看來仍是一筆好生意。
- Why are some Southeast Asian states buying Turkish warships, jets and missiles?
- Turkiye’s booming defence industry – a quick look
(首圖來源:ArmyInForm, CC BY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