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宇宙謎樣超大質量黑洞,吸積成長速度超過理論極限 2.4 倍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23 日 16:52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早期宇宙謎樣超大質量黑洞,吸積成長速度超過理論極限 2.4 倍

在遙遠宇宙深處發現的一個超大質量黑洞,成長過程似乎打破常規,以超過理論極限 2.4 倍速度吞噬物質,挑戰現有黑洞生長模型。

最一開始,澳洲平方公里陣探路者(ASKAP)發現一個明亮遙遠天體 RACS J0320-35,隨後暗能量巡天(DES)、南雙子望遠鏡進一步揭示 RACS J0320-35 誕生於大爆炸後 9.2 億年,並確認它是類星體。

2023 年 NASA 錢卓拉 X 射線望遠鏡投入觀察,天文學家突然意識到這個類星體與眾不同。

物質落入黑洞的過程有,稱為愛丁頓極限(Eddington limit),向外推動輻射阻止更多材料落入。將其視為自然速度上限黑洞可以增長。

一般來說,黑洞吸積周圍物質的同時會發出輻射,當吸積物質累積到一定程度,粒子向內重力與受到向外的輻射壓力達到平衡,輻射壓(光壓)就會阻止物質進一步下落,稱為愛丁頓極限(Eddington limit),一般也被認為是黑洞增長的自然速度上限。

然而數據顯示 RACS J0320-35 不僅打破愛丁頓極限,速度甚至超過上限 2.4 倍,相當於每年吞噬 300~3,000 倍太陽質量材料,是宇宙前十億年內已知進食速度最快的超大質量黑洞。

早期宇宙物質相對匱乏,因此理論認為存於早期宇宙的超大質量黑洞誕生之初可能質量便高達太陽 10,000 倍,而 RACS J0320-35 挑戰這項理論,若黑洞像 RACS J0320-35 長期以極端速度進食,那麼初始質量可能不到太陽質量 100 倍,可經由大質量恆星死亡形成,解釋早期宇宙如何在短時間內孕育出太陽質量 10 億倍的怪物級黑洞。

(首圖來源:NASA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