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架私人望遠鏡從同處指向天空,這就是一群業餘天文攝影師建立的全世界最大「遠端」天文台 Starfront Observatories,只要將天文望遠鏡寄放在那,你就能從世界各地遠端連線,無需到現場也能拍攝天文照。 繼續閱讀..
寄放望遠鏡後遠端連線拍夜空,全球最大遠端天文台開啟新商機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14 日 17:44 | 分類 天文 , 尖端科技 , 航太科技 |
動念不動口。
寄放望遠鏡後遠端連線拍夜空,全球最大遠端天文台開啟新商機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14 日 17:44 | 分類 天文 , 尖端科技 , 航太科技 | edit |
數百架私人望遠鏡從同處指向天空,這就是一群業餘天文攝影師建立的全世界最大「遠端」天文台 Starfront Observatories,只要將天文望遠鏡寄放在那,你就能從世界各地遠端連線,無需到現場也能拍攝天文照。 繼續閱讀..
探測到迄今最大雙黑洞合併事件,挑戰模型質量限制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14 日 13:55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LIGO 合作計畫探測到迄今最大規模雙黑洞合併事件 GW231123!融合產生的新黑洞質量約太陽 225 倍,距離地球約 10 億光年。 繼續閱讀..
暗物質構成的假想原初黑洞,可能加速宇宙首批恆星形成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10 日 11:21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edit |
首批恆星的出現照亮往後宇宙軌跡,它們壽命僅數百萬年,如今已不復存在,但我們仍有機會藉其爆炸留下的化學豐度特徵間接觀測。最近,一篇研究探討了暗物質候選目標──原初黑洞(PBH)的大小與早期宇宙豐度,並指出原初黑洞可能加速宇宙第一批恆星形成。 繼續閱讀..
科學家開發創新電化學方法,高效將二氧化碳轉為高價值化合物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09 日 17:48 | 分類 尖端科技 , 材料 , 淨零減碳 | edit |
找到有效方法回收二氧化碳的意識正隨著全球暖化提升,轉化為酒精類產品尤其引人注目,但過程始終存在低效率問題。最近,韓國光州科學技術院團隊開發一種新型電化學方法,以獨特催化途徑將二氧化碳轉換為高價值烯丙醇,效率、大規模製造能力都締造全球新紀錄。 繼續閱讀..
新模型:宇宙 70 億年後開始萎縮,333 億年後以「大擠壓」結束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09 日 14:08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edit |
宇宙始於大爆炸,百億年來還加速膨脹擴大版圖,但最終命運可能與之相反。一篇研究基於暗能量調查數據開發新模型,提出當前宇宙 70 億年後就會開始萎縮,約 333 億年後以大擠壓(Big Crunch)方式結束。 繼續閱讀..
一種不該發光的假想恆星,由內部暗物質湮滅提供能量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08 日 16:22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有些光芒來自黑暗。一篇新研究提出銀河系中心可能潛伏稱為「暗矮星」的奇特恆星,發光機制並非來自核融合,而是內部暗物質湮滅產生的巨大能量。 繼續閱讀..
新研究:冰川融化減輕地殼壓力,可能引發全球數百座休眠火山爆發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08 日 12:21 | 分類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 edit |
南極洲、俄羅斯、紐西蘭、北美地區有數百座休眠火山,隨著氣候變遷冰蓋融化,地下岩漿庫壓力釋放,這些火山可能重新活躍,南極洲風險尤其大。 繼續閱讀..
東太平洋群島野生番茄「逆向」演化,重新產生古代毒性分子適應環境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07 日 17:42 | 分類 環境科學 , 生物科技 , 農業科技 | edit |
東太平洋年輕火山島上,一些野生番茄植物正表現出不尋常行為,它們拋棄過去數百萬年演化進程,「逆轉」回更原始遺傳基因重新產生有毒化合物,進一步活化古老化學防禦系統。科學家認為,這種基因退化結果可能有助它們在惡劣島嶼條件生存。 繼續閱讀..
IA 型超新星殘骸觀測證實,有些恆星連爆兩次才死亡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07 日 13:08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edit |
死亡過程經歷一遍就夠了,但最近科學家使用甚大望遠鏡研究超新星 SNR 0509-67.5 殘骸證實,有些恆星經歷兩次爆炸才結束生命。 繼續閱讀..
百年爭論落幕,新研究發現大腦到老仍能形成新神經元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04 日 17:58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 edit |
幾十年來,我們都認為人類大腦在童年後就停止形成新神經元,但一項具里程碑意義的新研究顛覆此教條,提供迄今最明確證據表明老年人大腦仍持續形成新神經元。 繼續閱讀..
地球自轉速度加快,今夏預測有 3 天時間短於平均值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04 日 12:59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edit |
地球自轉加速趨勢自 2020 年以來越來越明顯,一天可能縮短人類無感的毫秒時長。與歷史平均值相比,倫敦大學天體物理學家 Graham Jones 預測地球自轉速度因月球與赤道距離的變化,可能在今年 7 月 9 日、7 月 22 日、8 月 5 日這 3 天明顯加快,使白天時間分別減少 1.30、1.38 、1.51 毫秒。 繼續閱讀..
土衛二海洋呈鹼性,可能比預期更適合生命生存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03 日 16:10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edit |
想在太陽系其他天體尋找潛在地外生命,不能放過擁有地下液態水海洋的土衛二。最近,研究人員根據卡西尼號收集土衛二南極地區羽流排放的磷酸鹽含量數據,以電腦模型估算地下海洋 pH 值,發現土衛二海洋呈鹼性,pH 值落在 10.1~11.6 之間,可能代表海底岩石與水產生反應,有助為生命創造合適生存條件。 繼續閱讀..
史上第三個已知系外訪客!NASA 證實新星際彗星正穿過太陽系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03 日 11:59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繼 2017 年斥候星、2019年 2I/鮑里索夫彗星後,NASA 現在證實發現第 3 個起源自星際空間的天體正穿過太陽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已正式為它命名 3i/Atlas,正朝內部太陽系飛馳而來,目前距離地球 6.7 億公里遠,預計 10 月底抵達近日點。 繼續閱讀..
NASA+ 節目今夏上架 Netflix,直播火箭發射、艙外行走太空任務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01 日 16:50 | 分類 天文 , 數位內容 , 科技教育 | edit |
NASA 本週宣布與 Netflix 合作,自今年夏天起 NASA+ 平台將上架 Netflix,從火箭發射、太空人艙外行走、國際太空站拍攝地球即時影像到其餘任務現場等直播內容,都可在 Netflix 直接收看。 繼續閱讀..
發現新的超重同位素 257 Sg,揭示量子效應與核衰變複雜關係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01 日 13:28 | 分類 自然科學 | edit |
𨭎(Sg)是人工合成的超重元素,放射性極高,過去已知存在 13 種同樣具極高放射性、非常不穩定的同位素。最近,物理學家團隊再發現新的𨭎同位素 257 Sg,有助打開發現其他短壽命超重原子核的新路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