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能量流向揭密,僅 10% 傳至地表引發晃動,90% 轉化為局部熱能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25 日 12:41 | 分類 自然科學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地震能量流向揭密,僅 10% 傳至地表引發晃動,90% 轉化為局部熱能

地震天災能導致大量人員傷亡,然而我們感受到的晃動實際上僅占地震總能量10%,其餘 90% 能量都在地表下方轉成局部熱能與其他不易觀察形式。

地震並非只是「搖晃事件」,實際上涉及隱形的巨大能量轉換!但以往對地震研究重點多放在地震波如何傳遞、衰減與表面破壞模式,不清楚大量地震能量是否全部轉化為震波,轉化效率與比例缺乏證據。

為量化地震能量比例,麻省理工學院(MIT)地質學家團隊利用新方法與設備模擬地質材料在震動時吸收、釋放能量機制,根據最新「實驗室地震」結果,首次量化地震完整能量流向,包括熱量、搖動、破裂。

分析發現,一場地震僅約 10% 能量以破壞性地震波形式傳播至地表,引起地表可感受的晃動及破壞結果,造成岩石破碎、產生新斷面的能量更少於 1%,高達 90% 地震能量未傳至地表,而是被周圍斷層帶結構吸收轉化為熱能與其他形式,加熱震源周圍區域,溫度足以暫時融化斷層附近物質。

雖然現實世界可能更加複雜,但實驗地震期間展示核心物理過程,這些發現改變我們對地震能量分布認知,有助改進地震災害風險評估與預測模型,並幫助解釋為何某些強大地震未在地表造成相應破壞規模,也可能推動新型減震材料與施工技術發展。

(首圖來源:pixabay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