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靈巧手到智慧感知:機器人「輕量化關節」產業鏈新藍海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26 日 8:0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尖端科技 , 機器人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從靈巧手到智慧感知:機器人「輕量化關節」產業鏈新藍海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預告,號稱「人類最偉大產品」的最新人形機器人 Optimus V3 即將登場,其靈活度堪比真人,這款機器人具備多項技術亮點,包括更接近人類的靈活動作表現、更高效率的驅動系統,以及整合 AI 感測與運算功能的能力,展現出在量產階段快速導入各種應用場景的潛力。計劃於 2026 年進入量產,並在五年內達到百萬台的生產規模。

業界指出,機器人靈活度的核心在於關節設計與智慧控制。目前國際供應鏈中,日韓廠商在精密減速機領域長期占有優勢,而台灣則逐漸形成跨領域整合的供應網路。

台灣打通機器人產業任督二脈

材料與加工技術方面,台灣工具機零組件尤其在滾珠螺桿、線性滑軌等關鍵部位居全球領先,並擁有如上銀科技等企業支持,在電子零組件、半導體與精密機械三大領域擁有高度完整的供應鏈,位居全球前列。

其中,伺服馬達市占率約達全球35%,減速機的關鍵齒輪精度更是中國同業的兩倍水準,再加上半導體產業提供的AI運算晶片支撐,已構築出難以被取代的競爭優勢。亞光大立光等全球領先光學與感測元件企業,為機器人提供高度精確的動作感測與環境回饋能力。結合其他感測技術,支持複雜的多自由度動作控制與即時反饋系統。

台灣供應鏈如何在核心零件展現優勢?

在機器人產業中,「輕量化關節」被視為推動技術突破的關鍵。這一核心零件需要同時兼顧強度、精度與重量控制,而台灣供應鏈在此領域展現出獨特優勢。從上游材料端來看,台灣在金屬合金與新型工程塑膠(如 PEEK)、鋁合金及鈦合金等方面具備成熟的研發與加工能力,使得關節模組得以在保持高剛性的同時有效減重,符合人形機器人對靈活度與耐用度的嚴苛要求。

(Source:盟立盟英,下同)

在中游核心模組環節,其中盟立憑藉減速機與關節模組的技術基礎,並結合工控系統與視覺感知器,展現出完整的系統整合能力;而亞光則透過鏡頭與感測器的布局,支援關節在運動時的精準感知,進一步提升人形機器人的靈巧表現。這種「精密動力+感知回饋」的組合,使台灣在輕量化關節的開發上形成難以取代的地位。

把「零組件優勢」升級為「系統話語權」

進一步來看,下游應用的潛力更為廣闊。隨著台灣供應鏈積極與國際大廠合作,這些輕量化關節模組不僅可應用於人形機器人,也能延伸至機器狗與無人機等多元產品,並廣泛服務於智慧製造、醫療輔助與倉儲物流等場域。

特斯拉Optimus V3人形機器人的推出,標誌著人形機器人技術進入新的里程碑,其靈活度和智慧程度的提升,勢必推動整個產業鏈快速發展。筆者認為,未來,隨著輕量化關節技術逐步延伸至機器狗、無人機與智慧製造等多元應用,台灣有望深化其在全球智慧製造與高階機器人市場的影響力。

若台灣廠商能進一步強化AI演算法與系統級整合的能力,將有機會把「零組件優勢」升級為「系統話語權」,並在這波新藍海競爭中躍升為全球機器人產業的重要推動者。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