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金星共軌小行星可能成為地球未來災難?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29 日 0:00 | 分類 天文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為何金星共軌小行星可能成為地球未來災難?

太陽下可能沒有新鮮事,但卻可能掩蓋即將來臨的威脅?近期一份由巴西聖保羅州立大學領導的國際研究發現了一個鮮為人知但可能造成重大威脅的現象:一些與金星共享軌道的小行星,可能完全逃脫目前全世界的天文觀測活動。而且,這些尚未被觀測到的天體,可能在數千年內撞擊地球、摧毀大型城市。

▲ 左圖是目前發現的金星共軌小行星的絕對星等(H)和軌道離心率(e)分布,右圖則是研究團隊使用電腦模擬假想的14,382個近地小行星的分布圖。

所謂的金星共軌小行星(Venusian co-orbital asteroids)指的是繞日軌道與金星相近的小行星,他們大多和金星形成1:1共振,也就是他們和金星繞太陽的周期相近。不過這些小東西並不會乖乖待在軌道上,迄今已知的金星共軌小行星偏心率極高且不穩定。根據團隊研究,它們以平均約12,000年的周期在不同的軌道之間移動,同一個天體可能前一刻處於靠近金星的安全軌道,下一刻就來到地球附近。

儘管危機可能迫在眉睫,我們現有的望遠鏡卻可能完全看不到這些小行星,原因就是因為從地球看向小行星的視線方向和太陽過於接近。研究分析了利用薇拉·魯賓天文台(LSST)探測這些天體的可能性,然而模擬結果顯示即使是最明亮的小行星,其位於仰角20度以上的觀測時間也只有一到兩週,過於接近太陽方向、無法觀測的時間可長達數個月到數年。

目前我們只發現20顆金星共軌小行星,但地面觀測受到陽光限制,科學家估計應該還有很多沒被找到的黑數。因此,科學家將希望寄託在美國NASA計畫中的近地天體監視任務(Near-Earth Object Surveillance Mission)。這個探測器將會部署在地球軌道內側,或將有機會找到這些可能接近地球、平時又被陽光遮掩的小行星。

(本文由 台北天文館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pixabay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