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界一直對三星能否如期交付 2 奈米 SoC 保持觀望態度,如今最新跡象顯示,該公司正加速推動 Exynos 2600 的量產計畫。
這款處理器是三星首款採用 2 奈米 Gate-All-Around(GAA)製程,代號 SF2 的晶片,預計將搭載於明年初亮相的 Galaxy S26 系列,並與高通 Snapdragon 8 Elite Gen 5 同台對勁。
根據韓媒報導,Exynos 2600 已於 9 月啟動投片,最快將在 10 月底至 11 月初進入 fab-out 階段。雖然三星未公開最新良率,但今年初試產時僅約 30%,如今傳出已提升至 50%。然而仍遠低於理想水準,對於能否支撐大規模商業化量產,實際助益有限。
三星內部對 Exynos 2600 表現出高度信心,強調該晶片在效能與能效方面均有明顯改善。據悉,在內部測試環節中,Exynos 2600 已能在多任務處理與 AI 運算場景中展現較前代更穩定的表現,三星希望藉此扭轉 Exynos 2500 缺席 Galaxy S25 所留下的陰影。
三星顯然意圖藉 Exynos 2600 重建系統 LSI 與晶圓代工的雙重定位。一方面,透過自研 AP 搭配自家先進製程,打造「垂直整合」的示範效應;另一方面,則試圖向特斯拉、Preferred Networks 等潛在大客戶釋放訊號,證明其 2 奈米量產計畫已逐步步上正軌。此舉不僅意在搶回智慧手機市場的話語權,也在於削弱台積電在先進製程上的壟斷地位。
然而,業界普遍認為真正的考驗仍在第二代 2 奈米製程(SF2P)。若三星無法進一步改善良率並確保工藝成熟度,其在先進製程市場仍難以與台積電正面抗衡。換言之,Exynos 2600 的量產雖是關鍵一步,但距離撼動龍頭地位仍有相當差距。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