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有「巨浪」波動,推動數千顆恆星位移數百光年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03 日 14:51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銀河系有「巨浪」波動,推動數千顆恆星位移數百光年

宇宙萬物包括銀河系都非靜止不動,而是一直在旋轉搖晃,最近蓋亞衛星數據分析顯示,有股像「巨浪」的波動從銀河系中心向外蕩漾,導致數千顆恆星位移數百光年。

百年前,我們知道了銀河系恆星都圍繞銀河系中心旋轉,且銀河系盤面並非完全坦結構,而是像瓦楞板一樣顛簸扭曲,起因可能為銀河系與其他星系之間的相互作用。

歐洲蓋亞衛星自 2013 發射升空到今年退役前,不但測量銀河系及周圍近 20 億顆恆星天體的速度、運動等數據,還發現銀河系盤面會隨時間推移搖晃,類似陀螺晃動。

最近天文學家再分析蓋亞衛星數據,進一步發現銀河系有道巨大「漣漪」,像巨浪從中心向外蕩漾,導致銀河盤邊緣恆星移動。

團隊監測約 17,000 顆年輕巨星與 3,400 個造父變星多年來位置變化,發現恆星似乎垂直移動達 650 光年,考量銀河系盤面薄度約 1,000 光年,位移顯得相當巨大。

▲ 銀河系有如巨浪波動,推動數千顆恆星位移。(Source:歐洲太空總署

團隊表示,這種波在垂直方向可能呈連續性波動,水平方向則可能延伸至少 3 萬光年,距離銀河系中心 30,000 萬至 65,000 萬光年的恆星都可能受影響位移。

由於年輕巨星和造父變星都隨波移動,研究人員認為圓盤氣體也可能參與大規模漣漪。科學家還不清楚銀河巨大波動起源,一種可能性是過去與矮星系碰撞的痕跡,但仍需進一步調查。

此外,銀河系巨浪也可能與距離太陽 500 光年、延伸超過 9,000 光年的較小規模氣態運動有關,即拉德克利夫波。

蓋亞任務即將公布第四批數據,將幫助科學家製作更精確銀河系地圖,增進我們對銀河系各種恆星特徵理解。

新論文發表於《天文與天體物理學報》(Astronomy & Astrophysics)。

(首圖來源:pixabay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