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月的第一天,地球上的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躲過了一次撞擊危機!一顆新發現的小行星於台灣時間 10 月 1 日上午以極其接近的距離飛掠地球。有多近呢?距離地球中心僅約地月距離的 0.02 倍(約 6,790 公里),相當於地表上空 419 公里!差不多就是國際太空站的軌道高度。
▲ 2025 TF以距離地表約419公里的距離通過南極上空。(Source:NASA/CNEOS)
這顆新發現的小行星臨時編號為2025 TF,於台灣時間10月1日上午8:49飛掠南極上空。儘管2025 TF飛掠距離非常接近,但也只不過是現在記錄中第二近的事件,僅次於2020年發現的小行星2020 VT4,當時2020 VT4在2020年11月13日從距離地球中心6,746公里的位置飛過。
包括2025 TF在內,今年以來,全球天文台已探測到118顆小行星在一個地月距離以內通過我們附近,其中光是2025年9月就有25顆。這次新發現的2025 TF屬於近地小行星中的阿波羅型小行星,估計直徑在1.2至2.7公尺之間。這顆小行星是在台灣時間10月1日下午14:36首先被美國亞利桑那州的Kitt Peak-Bok天文台觀測到,當時小行星早已經通過與地球的最近距離。
以目前的資料推算2025 TF的軌道呈細長形,半長軸為1.62 AU,近日點為0.676 AU,遠日點為2.56AU。軌道周期約為2.06年,與黃道的傾角為9.1°。儘管全世界許許多多的天文台緊盯著天空,試圖在小行星接近我們之前找到它們,但仍有許多公尺級的小行星難以被偵測到。不過隨著觀測技術持續進步,或許未來我們能夠有能力更早發覺這些小行星的存在。
▲ 2025 TF軌道示意圖。(Source:CN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