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星在太空長時間運行,可能因技術故障、發射後軌道調整、外部影響(如太陽輻射壓、微流星體碰撞)等原因失去穩定性,比如旨在提供全球高速網路覆蓋的 SpaceX 星鏈低軌衛星,目前每天約 1 至 2 顆會墜回地球。
SpaceX 近幾年大量發射星鏈(Starlink)衛星,目標部署由近 3 萬顆低軌通訊衛星組成的星座,為全球多個國家地區提供高速上網服務,衛星反光、再入、碎裂現象也因此持續受到關注。
不過低軌衛星壽命僅 5~7 年,當衛星高度降低,進入大氣層的加速度與熱力壓使衛星表面及結構熔化碎裂,最終將墜回地表。
SpaceX 目前約 8,500 多顆星鏈衛星在軌運行,根據哈佛天體物理學家 Jonathan McDowell 觀察,目前每天平均 1~2 顆星鏈衛星會從軌道脫離墜回地表,考慮衛星平均汰換週期約 5 年,加上在低地軌道(LEO)運行的衛星數量越來越多,未來一天可能高達 5 顆低軌衛星「退休」重新進入大氣層。
此外,太陽活動增強期間也可能導致衛星壽命提早結束。
雖然這些衛星大多數在墜落過程就燃燒殆盡,對地表無害,但不保證全都在控制範圍內,FAA 曾發表一份報告警示到 2035 年後,可能每 2 年就有 1 個人會因衛星掉落碎片受傷或死亡。
- The Sky Isn’t Falling, but Starlink Satellites Are
- Starlink is burning up one or two satellites a day in Earth’s atmosphere
- 1 to 2 Starlink satellites are falling back to Earth each day
(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