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最新研究,地球逐漸變暗,尤其北半球,對全球氣候可能產生深遠影響。團隊由 NASA 朗利研究中心的諾曼·G·洛布博士領導,他是氣候輻射和遙測專家,長期負責衛星輻射數據分析。研究分析過去 24 年衛星數據,發現 2001 年以來,地球反射陽光量明顯減少。
研究顯示,地球每十年吸收輻射能量增加0.83瓦特每平方公尺,北半球吸收量增加0.34瓦特每平方公尺。儘管部分增加能量由空氣和海洋流動抵消,但每十年仍有0.21瓦特每平方公尺淨增長。變化顯示,北半球和南半球間平衡受擾動。
造成地球反射減少的因素包括:
- 冰雪減少:北極地區冰雪面積縮小,較暗表面吸收更多能量。
- 氣溶膠和雲層:歐洲、中國和美國空氣污染減少,懸浮顆粒的減少導致雲層形成減少,減少反射輻射。
- 影響南半球:如森林大火和洪加東加─洪加哈派島火山噴發釋放額外氣溶膠,雖然短期增加反射,但長期效果有限。
這些反射變化顯示,雲層和海洋流動等平衡機制不再完全有效,地球特別是北半球,長期儲存巨量能量。對歐洲和北美等地區來說,代表氣溫又上升。研究強調氣候模型納入這些變化的重要性。全球系統是否能長期自我平衡,或這種不對稱繼續,都是關鍵問題,對全球氣候至關重要。
(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