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太空船能藉恆星辨識方位,但要準確掌握離開地球多遠、行經何處,通常仍需仰賴地面以電波精密追蹤。不過 NASA 新視野號(New Horizons)團隊成員利用這艘距地超過 88 億公里的探測船,成功示範僅用星野影像即可判定方向與位置的導航法。 繼續閱讀..
NASA 新視野號首次成功實驗深空恆星導航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13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NASA 新視野號首次成功實驗深空恆星導航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13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edit |
雖然太空船能藉恆星辨識方位,但要準確掌握離開地球多遠、行經何處,通常仍需仰賴地面以電波精密追蹤。不過 NASA 新視野號(New Horizons)團隊成員利用這艘距地超過 88 億公里的探測船,成功示範僅用星野影像即可判定方向與位置的導航法。 繼續閱讀..
NASA 以虛擬實境幫太空人準備阿提米絲三號月球任務 |
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08 日 16:44 | 分類 xR/AR/VR/MR ,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NASA 積極用虛擬實境(VR)準備即將到來的阿提米絲三號月球任務,預定 2027 年發射。儘管發射日可能會延期,NASA 仍持續訓練和做好準備,以確保發射日確定時,太空人都有充分準備。 繼續閱讀..
韋伯望遠鏡捕捉 38 億光年外「子彈星系團」,揭示暗物質分布奧祕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07 日 21:50 | 分類 天文 | edit |
NASA 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觀測了「子彈星系團」(Bullet Cluster,編號 1E 0657-56),拍攝出迄今最精細的紅外影像。天文學家藉此重建這個劇烈碰撞系統的質量分布,首次精確描繪暗物質與星系間恆星的對應關係,並進一步驗證暗物質不會與其他物質產生明顯的互動作用。
NASA 測試負熱膨脹合金,加熱縮小特性將革新太空望遠鏡設計 |
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03 日 10:15 | 分類 尖端科技 , 材料 | edit |
NASA+ 節目今夏上架 Netflix,直播火箭發射、艙外行走太空任務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01 日 16:50 | 分類 天文 , 數位內容 , 科技教育 | edit |
NASA 本週宣布與 Netflix 合作,自今年夏天起 NASA+ 平台將上架 Netflix,從火箭發射、太空人艙外行走、國際太空站拍攝地球即時影像到其餘任務現場等直播內容,都可在 Netflix 直接收看。 繼續閱讀..
PUNCH 首度直擊太陽爆發影像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30 日 8:30 | 分類 天文 | edit |
NASA 最新的太陽觀測任務 PUNCH 日前傳回首批影像,讓科學家大開眼界。
去年探測一道神祕快速電波爆發,源自報廢 58 年的 NASA 衛星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24 日 16:23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快速電波爆發(Fast radio burst,FRB)是種宇宙瞬態高能物理現象,通常起源自銀河系外,然而澳洲一群天文學家近日發現,去年探測到一個 FRB 事件實際並非來自遙遠天體,而是一顆目前正繞地球旋轉的廢棄衛星。 繼續閱讀..
不尋常的暗面,哈伯太空望遠鏡發現天王星衛星新異象 |
作者 Cindy An|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16 日 16:00 | 分類 天文 | edit |
天文學家利用 NASA 哈伯太空望遠鏡觀測天王星四大衛星時,發現令人震驚的結果:衛星表面的暗面分布完全違背了傳統理論預期。這項 2023 年 6 月在美國天文學會年會發表的研究,可能徹底改變我們對太陽系第七大行星及其衛星系統的理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