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朋友能防老?科學揭示社交與老化的祕密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17 日 8:30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交朋友能防老?科學揭示社交與老化的祕密

全球高齡化愈趨明顯,「如何延緩老化」是醫學研究的重要課題。除了飲食、運動、醫療科技,心理與社會因素也逐漸受到重視。流行病學研究就指出,長期穩定的人際連結,不僅能降低孤獨感,也有助於延緩老化。最近康乃爾大學證實,良好社交關係對老化與慢性發炎都有影響。所謂「心情好,人不老」複雜的生物學機制,以及社會連結如何影響大腦及免疫系統,逐漸被科學揭露。論文刊登於《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期刊。

團隊分析「Midlife in the United States」(MIDUS)全美成年人研究數據,主要關注心理、社會與生物等因素對健康的影響。不只關心受試者朋友數和參與社團活動次數,更全面衡量多項因素,包括成長過程父母支持度、成年後親友情感聯繫、鄰里關係、宗教信仰及歸屬感等。團隊認為,這些從小到大累積的多元社交關係,可能會在多年後顯現益處,因此需要如此全面數據探討。

「表觀遺傳時鐘」證實:社交能延緩老化

團隊還使用新穎生物分子指標「表觀遺傳時鐘」(epigenetic clocks),衡量生物性老化的速度與程度。這種方法能據 DNA 甲基化(DNA methylation)客觀狀態,預測死亡、壽命風險及器官老化速度。分析結果表明,社交優勢越強,表觀遺傳時鐘所顯示的生物年齡越輕,老化速度較慢。此外發炎指標也較低,例如促發炎細胞激素 IL-6 的濃度明顯下降。IL-6 與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及神經退化性疾病等慢性病有密切關聯,代表長期社交連結或許能以降低發炎減緩老化進程。

過去有許多研究指出,社會支持與社交參與能有健康與長壽等好處。多數研究僅著眼特定時期社交狀況,然後再與受試者健康比對。此次特色在,科學家關注長期累積社交連結,並用進階「表觀遺傳時鐘」衡量老化速度與生理年齡。這種設計讓分析不只停在關聯性,而是更具說服力支持社交關係可能在生物層面延緩老化的因果可能性。

總結來說,這項研究提醒人們,維繫與親友、社會的連結不只是情感慰藉,也可能是促進健康、長壽的「重要養分」。維持穩定、有深度的人際關係,能幫助降低慢性發炎風險,減緩老化過程。對注重健康者而言,不要只關心飲食、運動、睡眠,社交也可能是值得「投資」的健康項目,尤其從年輕時期就開始累積,就有更長遠的效益。

(首圖來源:Unsplash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