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引領能源革命,Google DeepMind 攜手 CFS 加速核融合商轉進程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20 日 16:18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核能 , 能源科技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AI 引領能源革命,Google DeepMind 攜手 CFS 加速核融合商轉進程

透過強大模擬、電漿控制與發現新材料能力,AI 正加速商業化核融合進展。Google DeepMind 與美國核融合新創公司 CFS 近日宣布合作,將使用 TORAX 托卡馬克核融合裝置模擬器,找到產生淨能量最有效穩健的路徑。

核融合發電本質上是在地球重建類似恆星內部條件,雖然有望提供近乎無限能源,但維持核融合裝置穩定性極困難。

在眾多核融合裝置類型中,其中一種名為托卡馬克,透過環形磁場可長時間穩定約束超高溫電漿,促成類似太陽內部的核融合反應,是目前可控核融合研究主流,全球各地已建立數十台托卡馬克實驗裝置,如中國 EAST、歐洲 JET、美國 DIII-D、最大磁約束裝置 ITER。

而由麻省理工學院(MIT)團隊創立的新創公司「聯邦核融合系統」(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CFS),預計 2025 年底開啟接近商業規模運行的 SPARC 核融合裝置,有望成為全球第一座輸出核融合淨能量的設備。

為改良托卡馬克性能,需要不斷模擬熱量、電流、物質如何流過電漿核心並與周圍系統相互作用,去年 Google DeepMind 發布 TORAX 托卡馬克核融合裝置模擬器,該公司將與 CFS 合作,協助 SPARC 托卡馬克裝置找到封閉條件下穩定電漿、最大化輸出淨能量策略,藉由 AI 強化模擬運算更準確預測電漿行為、紊流等複雜現象,在 SPARC 啟動前先進行大量虛擬實驗、提早測試,並於第一手數據到來時迅速調整系統。

Google DeepMind 近日亦展示 TORAX 模擬標準 SPARC 脈衝,該系統表明 AI 能調整控制命令以改變電漿性能,進而產生不同電漿脈衝,有助 SPARC 裝置找到最大化核融合效率。

今年早些時候,Google 表示將從 CFS 第一座核融合商業發電廠購買 200 MW 電力,8 月Google 與 Nvidia 皆參與 CFS 公司 B2 輪融資,力求推動 SPARC 進一步更快實現目標。

AI 已被視為革命性工具,可有效縮短核融合發電商業化時程,加速零碳、無限清潔能源到來。

(首圖來源:Google DeepMind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