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車路線論戰!中國 LiDAR 龍頭槓上馬斯克:純視覺「不夠安全」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20 日 14:45 | 分類 汽車科技 , 自駕車 , 軟體、系統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自駕車路線論戰!中國 LiDAR 龍頭槓上馬斯克:純視覺「不夠安全」

在自駕車技術的發展中,來自中國 LiDAR 製造商速騰聚創(RoboSense)的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 Steven Qiu 對特斯拉首席執行長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的看法提出不同意見。Steven Qiu 在新加坡舉行的 FutureChina 全球論壇上表示,與馬斯克所推崇的僅依賴視覺的系統相比,採用多感測系統的自駕車更為安全。

LiDAR(雷射探測與測距)是一種透過發射雷射光束並測量返回信號所需時間來掃描環境的感測器。這種技術已被應用於Waymo的自動駕駛計程車及消費性產品,如機器人吸塵器和智慧手機相機。Steven Qiu指出,過去十年來,關於自駕車是採用視覺系統還是多感測器系統的辯論一直存在,但現在已經確定,僅依賴視覺的系統並不夠安全,因為它無法處理許多特殊情況。

Steven Qiu強調,僅依賴視覺的系統無法實現自駕車的3級或4級自動駕駛能力,必須加入其他感測器,包括LiDAR。他提到,根據國際標準組織SAE International的分級,1級系統只能提供基本的輔助功能,而5級系統則能在所有條件下駕駛。特斯拉的全自駕軟體目前屬於2級系統,仍需人類監督,未來的技術路線尚不明確。

他舉例說,當你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如果前方有一輛白色汽車停著,僅依賴視覺的系統可能無法判斷那是汽車還是天空中的白雲。此外,當駛向隧道時,系統可能無法辨識前方是否有一輛黑色汽車。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Yole Group的報告,RoboSense在2024年擁有全球最大的車載LiDAR系統市占率。Steven Qiu指出,LiDAR系統的成本在過去幾年中大幅下降,從每輛約70,000美元降至幾百美元,且其性能隨著成本的降低而提升。RoboSense做為全球領先的車載LiDAR製造商,已經實現了百萬台LiDAR的交付,展示出其在規模化生產和技術領先方面的優勢。

馬斯克對LiDAR系統的批評由來已久,他曾在2019年的特斯拉「自動駕駛日」活動中表示,汽車製造商最終會停止在自駕車上使用LiDAR技術。他認為,LiDAR在汽車上是「愚蠢的」,因為一旦解決了視覺問題,LiDAR就變得毫無價值。

然而,馬斯克的觀點在汽車業界並不普遍。福特首席執行長吉姆·法利(Jim Farley)在6月的Aspen Ideas Festival上表示,福特認為LiDAR是「任務關鍵」。他指出,當相機因為陽光反射而失去視野時,LiDAR系統仍能準確探測到物體。

此外,中國電動車製造商理想汽車的首席執行長李想(Li Xiang)也表示,馬斯克無法理解LiDAR的價值,因為美國和中國的交通狀況截然不同。他提到,在中國的夜間駕駛中,經常會看到停在路上的卡車,這些卡車可能沒有工作燈,現有的相機系統無法遠距離探測到這些卡車。他相信,如果馬斯克在中國的高速公路上夜間駕駛,他也會選擇使用LiDAR。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