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人覬覦數世紀西北航道,暖化帶來冷戰戰場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21 日 10:13 | 分類 國際觀察 , 國際貿易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歐洲人覬覦數世紀西北航道,暖化帶來冷戰戰場

幾個世紀前,歐洲人就知道一條連接歐亞大陸的更短海上通道,這條在加拿大以北的西北航道,一直是歐洲探險家的心之所嚮,但這塊水域猶如迷宮,要找到順行水道,必須穿越加拿大北極群島那座冰封迷宮。現在北極暖化,北極航道逐漸通行無礙,使其成為強國的覬覦之地。

西北航道的重要性不言可喻,行駛這條路線,可以讓歐洲到亞洲的航程,縮短四成,比巴拿馬運河航線縮短 7 千公里。歐洲人已經尋找西北航道幾個世紀之久,1845 年,英國皇家海軍軍官富蘭克林,率領 128 名士兵登上兩艘船執行任務,船上載有大量補給、活牛和三隻寵物的大型船隻,尋找穿越加拿大北極群島的西北航道。

但一進入北極海域迷宮,船隻就被困在威廉王島西北岸附近,後來向南漂流。當時岸上唯一的人類就是因紐特人,據他們的口述歷史,他們的祖先曾經遇到富蘭克林的船員。

因紐特人找到失蹤船隻

據《紐約時報》引述當地最老的因紐特人說,他們的祖先知道船上的人正在挨餓,說要給他們生肉、魚和海豹肉,但當時這群英國人不與當地人交涉,拒絕進食。1848 年,倖存的船員棄船,開始徒步穿越島嶼,試圖返回大陸。但所有人都死於寒冷、疾病和飢餓,有些人甚至開始吃人肉。

富蘭克林探險隊,成為北極探險史上最大的災難,並成為近年來殖民心態的道德悲劇。後來,無數探險家和研究人員,都找不到富蘭克林的船隻。但加拿大政府在 2008 年首次轉向因紐特人的口述歷史,馬上找到其中一艘船,兩年後又根據當地人的線索,找到另外一艘船。

相較之下,懷抱開放胸襟的挪威探險家,有完全不同的結局。1906 年,挪威探險家阿蒙森,率領一艘小船,船上只有六名船員,他通過沿海岸線航行,成為首位成功橫渡西北航道的探險家。阿蒙森也前往北極向因紐特人學習生存和旅行的技巧,後來撰寫成書《西北航道》。這些故事凸顯北極海域是因紐特人的家,但現在國際強權並不在乎他們。

冷戰引爆點

以往西北航道一年只有數週可以通行,隨著暖化,其上的冰層一直在消退,導致每年有三到四個月無冰,冬季冰層厚度也減小,融化後不會形成危及船舶安全的浮冰。當地的生態也正在改變,灰熊來了,苔原上的灌木叢越來越高大,越來越翠綠。當地人表示,也許 50 年後就會有棕櫚樹。

然而,這條水域到底屬於誰的,雖然加拿大擁有領土,但美國和其他幾個國家認為,西北航道應該是國際水道。俄羅斯正在加強在該地區的軍事地位,有時還會與中國合作,中國已加強在北極的科研活動。

川普也威脅吞併加拿大並強制出售格陵蘭島,計劃斥資 1,750 億美元建造「金色穹頂」防禦系統,攔截飛越北極的洲際彈道飛彈。加拿大當然也不甘示弱,宣布將增加自二戰以來最大的軍事開支,承諾在該地區興建大規模基礎設施,加強加拿大對該地區的控制。

北極航道有國際貿易、石油天然氣、礦物與漁業資源誘因,目前加拿大、美國、俄羅斯、挪威、丹麥這「北極五國」主張在該地區的主權,中國也在加強參與度,專家擔憂,若有單方面國家開採或設軍事設施,冷戰以來前所未有的超級大國競爭將在所難免。

(首圖來源:Flickr/David Stanley CC BY 2.0)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