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都知道,海平面正在上升,但科學家數據顯示,現在海平面上升速度,比過去 4,000 年來的任何時候都要快。研究點出風險最高的地區,就是人類文明與經濟聚集的三角洲地區。
《自然》期刊研究,科學家根據數千份地質紀錄,包括古代珊瑚礁和紅樹林這些「天然檔案」,重建近 12,000 年前至全新世初期的海平面變化。全新世是當前的地質時代,始於上次大冰河時期結束後約 11,700 年前。
結果顯示,自 1900 年以來,全球海平面以每年平均 1.5 公釐的速度上升,上升速度比至少四千年來任何世紀都快。研究概述推動海平面加速上升的兩大「主要力量」,是熱膨脹和冰川融化。
冰蓋融化災難將至
研究指出,氣候變暖使得海洋體積增大,冰川對熱的反應更快,所以先是冰川融化,再來就是冰蓋。現在極地冰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導致海洋水量增加。從 2023 年 9 月到 2024 年 8 月的 12 個月內,格陵蘭冰蓋損失 800 億噸冰,是連續第 28 年冰損失量超過產量。格陵蘭冰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資源之一,蘊藏的水量相當於全球海平面上升 7.4 公尺。
海平面上升威脅靠近水域的平坦、肥沃的三角洲地區,通常是農業、交通和城市發展的中心。三角洲地區不只在國內具有重要意義,也是國際製造業中心。研究警告,海平面上升幾公分,將大幅增加三角洲地區發生洪水的風險,平均而言,海平面每上升 1 公分,地球約有 600 萬人面臨沿海洪災威脅。
地下水抽取加劇三角洲消亡
這項研究的重點是中國,點名上海的下沉速度,似乎比先前預想的要快。研究也點出關鍵因素,指出,大部分地面下沉,約 94% 原因是人為造成,主要原因是工廠、建築和家庭抽取地下水。1960 年代,當地下水開採達到頂峰時,這座城市每年下沉約 10 公分。
深圳和香港等其他中國主要城市也位於三角洲地區,這些地區是重要的經濟和製造業中心,因此任何洪水或土地流失都可能擾亂全球供應鏈。同樣的動態也威脅其他建在三角洲的特大城市,如雅加達、馬尼拉和紐約。
地面沉降已造成數十億美元的損失,光是上海 2001~2020 年間損失,就超過 30 億美元。地下水管理以及人工補給含水層,可以明顯減緩地面沉降。但長期風險仍然存在。科學家警告,海平面即使小幅上升也可能造成嚴重後果,國家也必須加強防洪、水資源管理和海岸工程。
不只三角洲消失,有些地勢平坦的國家面臨生存威脅,據聯合國 IPCC 估計,淨土地損失為 2,800 至 49 萬平方公里,2020~2100 年將有 400 萬至 7,200 萬人需要遷移,其中孟加拉國、印度和越南的遷移人數最多,光是在孟加拉國,到 2050 年就將有 1,500 萬人流離失所。
- Sea levels are rising faster than at any time in the last 4,000 years. Here’s why
- China’s Shanghai sinking as sea level rises faster than ever before, deltas vanish: Study
- Future Sea-level Rise Is Certain, but the Amount and Speed Are Uncertain
(首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