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路透社報導,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Sanae Takaichi)上任後首要施政方向之一,即是大力推動核電重啟與新型核能發展。她視此為降低能源進口支出、抑制電價與通膨的核心策略。
高市任命了曾主導日美關稅談判的赤澤亮正(Ryosei Akazawa)出任經濟產業大臣,掌管能源與貿易政策。赤澤表示,政府將「最大化有助於能源安全與去碳化的電力來源」,並強調將在取得地方社區與利害關係人理解的同時推進核電重啟。
根據日本經產省資料,2023 年日本花費約 10.7 兆日圓(約新台幣 2.14 兆元)進口液化天然氣與煤炭,占整體進口支出的十分之一。化石燃料目前仍供應全國 60% 至 70% 的電力,是造成通膨與能源成本飆升的主因之一。高市政府認為,恢復核能運轉可望降低對進口燃料的依賴,同時支撐產業用電需求。
目前日本共有 33 座可運轉核反應爐,但僅 14 座恢復運行。高市強調,將以核能為「穩定且去碳化的基底電源」,並同時推動下一代核融合研究與可出口的新興技術,如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不過,她對大規模太陽能與離岸風電專案持保留態度,因其零組件仰賴中國生產。
然而,高市的核能路線也引發國內輿論分歧。部分民眾與環保團體認為,她忽視了福島核災後仍未完全修復的社會創傷與安全疑慮;地方政府對核電重啟態度審慎,要求中央政府在安全檢驗與居民溝通上提供更具體保障。
(首圖來源:日本首相官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