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半導體主導權之爭,看見半導體關鍵技術外流中國的擔憂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24 日 9:00 | 分類 中國觀察 , 國際貿易 , 晶片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安世半導體主導權之爭,看見半導體關鍵技術外流中國的擔憂

全球簡易電腦晶片製造商安世半導體(Nexperia)主導權之爭讓中國與荷蘭關係緊張,也突顯半導體關鍵技術外流至中國的擔憂。荷蘭經濟部長卡雷曼斯(Vincent Karremans)已與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通話,但未能找出解決僵局的辦法。

荷蘭電子公司飛利浦(Philips)2006年將旗下半導體業務分出來另外成立恩智浦半導體(NXP),專門生產汽車與其他應用晶片。恩智浦2016年宣布拆分旗下一個部門成立安世半導體,並且出售給中國財團,2018年將持股賣給中國智慧手機製造商聞泰科技。

安世半導體「中國化」,荷蘭出手接管

安世半導體是基礎晶片的領導者,晶片大量用於BMW、賓士、豐田等汽車零件。荷蘭政府9月30日裁定對聞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導體凍結控制權一年。荷蘭經濟部動用「貨物供應法」(Goods Availability Act),認為安世半導體有嚴重的治理缺陷,對荷蘭與歐洲關鍵技術的保障構成威脅,為了確保關鍵貨物供應,因此凍結聞泰科技對安世半導體的控制權,除了保留1股,聞泰科技暫時失去剩下99股的股東權利,包括治理權、投票權。

荷蘭政府接管安世半導體後,中國商務部宣布,對安世半導體中國區及外包商產品實施出口管制。安世半導體中國區管理階層則告知員工,無視荷蘭政府指令。

外媒分析,荷蘭政府的命令與美國壓力有關。美國2024年12月將聞泰科技列入出口管制清單,荷蘭法院文件指出,美國已通知荷蘭將擴大管制範圍,企業持股超過50%的子公司也會受到限制。安世半導體是聞泰科技全資子公司勢必受影響。

另外,安世執行長張學政企圖動用安世的資金支撐聞泰科技旗下另一家代工廠;安世財務高層辭職信也提到,安世半導體已「完全中國化」。荷蘭法院文件也披露,安世如果要獲得美國豁免,必須更換執行長。

美中科技領域競爭衝擊供應鏈生產

安世半導體採取「歐洲研發、中國製造」商業模式,設計重鎮在歐洲,中國工廠負責全球70%產品封裝業務;荷蘭政府凍結聞泰科技對安世的控制權,中國、歐洲兩敗俱傷,雙方都會面臨產業困境。

科技研究公司TechInsights副總裁里奇斯(Ian Riches)表示,基礎晶片無所不在,安世產品約40%市占率,中國商務部管制產品出口,使安世面臨生產中斷風險,完全仰賴安世供貨的公司需要數週的時間才能獲得汽車製造商批准重新生產零件。

美中因稀土問題展開貿易戰之際,歐洲也飽受稀土、半導體技術等關鍵產業的地緣政治壓力,美中地緣政治情勢衝擊科技產品供應鏈,由安世半導體事件也可看出科技業與供應鏈脫鉤的趨勢對產業與市場的影響。

(本文由 中央廣播電台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Nexperia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